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大学》 2014年
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
吕靖
【摘要】:唐代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诗歌创作的高度繁荣和兴盛时期。在男性诗歌创作高涨和繁盛的同时,受到经济发展、思想宗教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唐代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女性诗人,这些女诗人凭借其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方式,创作了一批体现唐代女性风格和时代特征的佳作。这些女性诗歌作品与《诗经》的富有原始性和汉魏六朝柔弱依附的女性创作不同,在诗歌题材和情感表达上都彰显了唐朝特有的女性意识和精神体验,实现了女性创作的时代发展和进步。 本文以唐代女性诗歌为基础,通过作品的剖析以及与前朝女性诗歌的分析比较研究,挖掘唐朝女性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女性意识,分析这种女性意识的突破性和局限性,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分析唐朝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觉醒和显现的社会背景,唐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兼容并包促进了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实现了她们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自由,推动了女性创作的兴盛和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二章详细剖析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这一部分的分析分为三部分,是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的进取性,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进取意识和追求欲望,包括积极入世,关注时事和政事,渴望展现自己的才华以及对真诚爱情和自主婚姻的热烈追求等方面。二是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的突破性,主要表现为她们勇于反抗和突破自身受限于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和规制下的人生局限,以及相对于前朝女性诗歌创作而言,唐代女性诗歌在思想上尤其是女性意识方面有了新的开拓和突破。三是唐代女性诗歌创作拟男倾向中的女性意识体现,主要表现为很多女性诗歌创作从谋篇布局到字句风格都充满男子之气,这种倾向的优劣虽然颇具争议,但这种诗歌创作上的模仿主要还是出于唐代女性对社会认同的迫切需要和展现自身才能的一种表达方式,也是她们努力地突破自身性别上的局限、努力完善自身差异与不足的积极进取的女性意识之体现。第三章分析了唐代女性诗歌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局限性。唐代女性作家的女性意识和自主精神虽然已经有所萌发,但实际上这些富有进取精神和抗争意识的作品在流传下来的几百首女性诗歌中所占比重很小,更多的唐代女性依然身陷于社会传统伦理道德的圈厩中,重复着传统女性既定的命运。结语简要分析比较了唐朝女性创作与六朝的不同和差异,并指出唐代女性依然无法逃离封建社会的藩篱和束缚,唐代女性的女性意识虽然已经觉醒,并有了很大的表现,但只要封建男权制度和社会道德的压迫依然存在,她们的女性意识的完全展现就永远无法实现。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戴阿宝;女性主义与文学[J];外国文学;1996年02期
2 谢玉娥;;当代女性写作中有关“身体写作”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牛志平;唐代妒妇述论[J];人文杂志;1987年03期
4 林广泽;试论“女性意识”和女权主义文学批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5 吴益球;;唐代妇女的文化生活[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6 向荣;戳破镜像:女性文学的身体写作及其文化想象[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阚鸿鹰;《觉醒》:女性性意识觉醒的先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9期
8 葛晓音;论初唐的女性专权及其对文学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2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3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4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5 熊刚;;论《绿衣》、《葛生》对中国古代悼亡诗的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6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刘洪强;;“姜维之母”的疏漏——兼谈毛宗岗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中“逻辑错误”的修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10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徐庆;;《家庭教师》中女性形象塑造之“性政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4 张珊珊;;绝望中的希望——浅析萧红短篇小说《手》[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六[C];2009年
5 宋娟;木斋;;从记录功能和叙事手法看《诗经》的散文性[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赵艳驰;;论马祖常诗歌的风格[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凌静;;潮汕女村官参政过程、特点和困难研究[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王晶;刘彦喆;;从服饰色彩的性别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卢玲;我国竞技体育女性参与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9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岩;跋涉在路上—女性视域下的李少红影视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秀;“身体写作”的成因及存在意义[J];当代文坛;2002年06期
2 张志忠;身体写作:漂浮的能指[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3 金文野;躯体写作与女性主义文学价值取向[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4 葛红兵;身体写作——启蒙叙事、革命叙事之后:“身体”的当下处境[J];当代文坛;2005年03期
5 王琳;被“借用”与“误读”的“身体写作”[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6 胡沛萍;;身体写作:从追求解放到走向堕落——当代文学中“身体写作”的嬗变[J];当代文坛;2007年02期
7 景国劲;;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1期
8 吴菁;;商业化时代的女性身体写作——来自大学生的认识[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2期
9 杨书;“身体”与“反动”——“另类”文本思考(之一)[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10 刘传霞;女性·身体·政治——从三部小说文本看建构女性自主性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晓渡;谁是翟永明?[J];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06期
2 苏兰朵;;苏兰朵诗歌及评论[J];诗选刊;2007年Z1期
3 朱先树;;关于女性诗歌的随想[J];诗潮;2003年02期
4 宋杨;90年代女性诗歌的性别困惑——从翟永明诗歌中的“黑夜意识”谈起[J];文艺评论;2004年04期
5 胡续冬;;“诗歌角斗”与跨界表演[J];世界博览;2006年09期
6 黄芳;;黄芳的诗三首[J];诗歌月刊;2007年03期
7 李微;身体在边缘处思想——当代女性诗歌现状一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郭海文;20世纪唐五代女性诗歌研究概观[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李微;女性诗歌的母题取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李保平;;随笔三题[J];诗歌月刊;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霍俊明;;博客时代·日常诗学·家族叙事——新世纪十年女性诗歌的一份个人阅读札记[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霍俊明;;“惊涛骇浪”与“静水流深”的互现——阿毛新世纪以来的诗作解读[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西渡;;黑暗诗学的嬗变,或化蝶的美丽——试论新时期女性诗歌的意识转变,以翟永明和池凌云为中心的一个观察[A];中国新诗:新世纪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两岸四地第三届当代诗学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文晓村;;读《深秋有如初春》的联想[A];屠岸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霍俊明;;她仍穿着海蓝色的绸裙——关于“变奏”与“坚持”对话阿毛[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勇;;阿毛访谈:一个内心的出走者[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古远清;;乱象丛生的90年代台湾诗坛[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8 冯月季;;沉沦、挣扎、救赎——对新世纪中国诗坛诗歌写作现象的考察[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9 张清华;;困境与契机——新时期诗歌文化意向变延的描述与分析[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瓒;[N];文艺报;2011年
2 闻郁(中国社科院文学所);[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金莹;[N];文学报;2010年
4 翟月琴 华东师范大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蒋蓝;[N];成都日报;2011年
6 滕威(北京大学中文系);[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N];文学报;2010年
8 赵卫峰;[N];贵州日报;2011年
9 李震;[N];陕西日报;2003年
10 ;[N];中国旅游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赵林云;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山东大学;2013年
3 修磊;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齐军华;自我认同与性别表述[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丽;唐代教育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2年
6 黄金元;明清之际济南府望族与诗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海音;试论中国当代女性诗歌[D];新疆大学;2001年
2 靳榕榕;新世纪十年女性诗歌现象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3 吕靖;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岳露;中国当代女性诗歌对西方女性主义的参照与疏离[D];山东大学;2011年
5 张飞;二十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琳;清初女性诗歌嬗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田佳;“躯体的审视”——台湾当代女性诗歌主体意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赵莲云;突围与超越[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红;唐代宫室女性诗歌创作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3年
10 杨溢;汉魏六朝女性诗歌研究[D];宁夏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18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1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