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文学观念的演生:以清浊、隐秀、自然为中心
【摘要】 第一章,将“清浊”观念与士人的审美趣味、诗歌的情感基调、艺术风貌等相联系,说明“清”超越“浊”,或者说是先放弃了“浊”的观念,再推崇“清”的观念,获得了艺术的至高格调。在这其中,无论是儒家的“清丽”说,道家的“清虚”说,还是佛教的“清空“说,莫不如此。加之曹丕提出的“气之清浊有体”、陆机的“沿浊得清”、陆云的“清省”等,还包括在钟嵘的《诗品》中,有目标一致的对“清”的明确倡导,从选辞、描景、含情与造境等方面,强化了诗歌对“清”美认同的趋势。第二章,关于“隐秀”。一方面,“隐”的意义来自于对经之隐的发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列出十数种不同角度的命题,并逐一加以阐释,说明“隐”这种微妙的艺术表达原则。另一方面,对“秀”的观念的推崇,成为南朝诗歌审美风尚的转折点,也就是在对“秀句”、“秀象”、“秀境”的主观追求中,形成了迥异于汉魏古诗的新诗风。南朝诗正是经过“隐秀”观念的打磨,才能更为圆融的去处理诗歌情理内敛与境象外露的关系,并在初唐近百年的继续努力下,到二张时渐成兴象玲珑、句意深婉的唐音,亦步亦趋的定型为诗歌的审美共识。第三章,两晋代际的文风在“自然”观念的浸润下,出现了明显转变。汉人所论的“自然”多属于天人感应学说,魏晋玄学则将其转变为“自然之理”,认为“自然”便是宇宙万物本身之理,人可以与“自然”同构,文学艺术也若如此。有这样的观念导引,在东晋后,玄言诗与山水诗便渐次而起。尤其是将山水视为自然现实的最佳代表,“形似”观念遂成为山水诗、画的固定表达范式。与此同时在唐宋文论中,“自然”也被视为创作精神,既为文之道,也是文之理,体现于中古文学的发展过程中。
绪 论一、本论题的研究价值
自铃木虎雄、鲁迅提出“魏晋文学自觉说”以来,①在文学研究中,其“为何自觉”、“如何自觉”便成了首要解决的问题。与作家意识、创作意识、文体意识、文学价值意识等相比较,自觉而独立的审美观念与鉴赏意识,无疑是促进中古文学走向成熟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美学史以及艺术史中,首先都注意到了从审美鉴赏的角度去分析文学,但多采用“史”的方法,以时间为纲,串联起众多的作家、作品与文学观念。或是对具有代表性的缘情、物感、神思、声律等观念,逐一进行辨析;还有对《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理论著述,分别进行阐释。②当然,这样的研究是非常有成效的。然而它们多从纵向着眼,很容易将许多较为明确的文学观念,淹没在对具体作家、作品、文体的讨论中,难以突出中古文学观念的演进过程。 针对众多文学观念的研究,学界曾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予以关注。发轫者为民国姚永朴的《文学研究法》,所论言志、文质、性情、神理等见解,乃是以具体命题为中心,进行具有理论辩证性质的阐释。其后,郭绍虞提出了“研究文学批评史,首先的难题,就是要辨识这些抽象名词的义界,不使它模糊,亦不使它混淆。”
........
二、关于清浊、隐秀、自然的研究现状
中古文学的研究中,对有关“清浊”、“隐秀”、“自然”的关注不甚集中,相对来说,有重大突破的专著与论文较少,而重复研究的现象却较多见。因此在进行相关研究之前,对于研究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先做一个鸟瞰似的回顾,以示本论题的立意所在。 ① 从狭义来讲,本文讨论时限上起曹丕代汉立国(220 年),下至隋唐嬗代(618 年),以王瑶的《中古文学史论》为先例,将魏晋南北朝及隋划为中古的核心时期。但为论述更为全面,在时间断限的广义上,将其前推至两汉,下延及中唐,甚与之有密切关联的先秦、两宋及元明史料,亦有参用。 “清浊”在文论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清”,“既是构成性的概念,与诗的本质论、创作论相关,又是审美性的概念,与诗的风格论、鉴赏论相联系;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倾向,并在某种程度上与古典艺术的终极审美理想相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浊”的研究,远逊于对“清”的重视。究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清浊”观念于汉晋时已由对举状态转变为“清”凌驾在“浊”之上,也就是认为“清”的特质要优于“浊”,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对“浊”的关注,无论是从材料角度,还是从观点的创新,都无法与“清”相提并论。
............
第一章 “清浊”与文论的意识升华
第一节 “清浊”观与汉晋人物品鉴论
有关“清浊”的观念出现的很早。其最初与哲学关系密切,有其自身的历史与逻辑演进过程,后来进入到文学观念中,有了许多复杂的涵义。一是具有直觉性,“清浊”观念的内涵多来自于感悟式的判断;二是具有灵活性,尤其是独立的“清”,或多义、或组合、或引申,再做以有新意的发挥,繁育孳生出一个庞大的命题系列。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情况,我们要想对“清浊”下一个能包举一切的简明定义,几乎是不可能的。上佳之策是针对具体的情况,回答若干个“所以然”或“所当然”的质询。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阐释分析,本章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之。在汉晋人物品鉴论中,“清浊”是判断一个人的高下贵贱的首要依据。如郦炎《见志诗》言:“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①王充《论衡•非韩篇》亦论之:“凡人禀性也,清浊贪廉,各有操行,犹草木异质,不可复变易也。”这一依据如何形成?“清浊”何以成为人物品评的标准,并成为社会人才判断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从本源上对“清浊”的概念加以辨析,由此审视其如何萌芽于气论,在两汉成为审视天人关系的基本视角;又如何转向对人的气质审视,“清”更是超越了“浊”,成为中古社会的基本命题。
........
第二节 尚“清”的思想渊源与理论演化
尚“清”意识在儒、释、道三家中,皆被推重为基本的艺术旨趣,兼俱独立的理论演化路径。尽管在锻造“清”的艺术意识的过程中,儒、释、道绝不可能泾渭分明,然而三家各自具有的思想倾向,对于尚“清”意识的推动作用,仍是清晰可辨的。儒家在《乐记》中“倡和清浊”,以“和”与“清”的关系立本,平衡出文质彬彬、中和雅致“清”之调;老庄、玄学着重对“虚”与“真”的阐释分析,确立了多种类同于清虚、清真的艺术风格;而佛家则从“色”与“空”的理念切入,努力塑造出色相透彻、无遮无隔的“清空”意境。三者在不同层面的思想飞跃,皆能把握住“清”美的整体性与浑融性,勾勒出中国文学所追求的美学品格中的多条平行线索,尤其为对中古诗歌意境的诞生,提供了精神的框架。 一、儒家对“清”美的拓展 目前对“清”的本义以及在艺术鉴赏中使用的引申义进行研究,多从“清”自身所具有的意蕴出发。例如,以水无污泥的纯净为清、天无乌云的明澈为清、气无杂秽的透明为清,借此为追求的美学品格。当然,这些观点可以解决“清”义中的诸多问题,并且阐释“清”义的多种来源。
..........
第三章 “自然”与中古文学的变迁...........145
第一节 “自然”说的义理辨析...........145
第二节 “体自然”与玄言、山水诗的消长...........160
第三节 “形似”视野与山水诗的空间构式...........173
第四节 “自然”观念与唐宋诗学的内在规范...........185
第五节 “自然”观念与唐宋古文的内在法度...........197
第三章 “自然”与中古文学的变迁
本章选取“自然”为中心,一是以“自然”的哲学演进为线索,本体论、人生论与艺术论如何进行理论积淀,并进入文论中成为普遍命题;二是“自然”与玄言、山水诗的关系,如何激发出新的诗歌题材;三是“自然”与“形似”视野的关联,如何指导了山水描写的具体创作;四是“自然”又如何成为盛中唐诗歌的至高审美追求,却在李白的实践与司空图的总结中,体现出怎样的异同;五是“自然”在古文论中一直作为隐线存在,逐渐从“文道自然”过渡到“文理自然”。这五条皆可作为审视中古文学变迁的视角,来分析诗文意识在此间的一些变动。宗白华曾言:“晋人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山水虚灵化了,也情致化了。”①言下之意,“自然”成为艺术审美的独立之境,并在中古文学中得到完美的展现。这里的“自然”,更多偏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自然界”,是审美客体上的一种观照,与描写中的山水景物处于同一层面。然而纵观中古文献,“自然”本无此确切涵义,其乃是具有多重内涵的文学观念:最初从老庄哲学中的“道法自然”所出,后逐渐演变为玄学视野下的自然观,既重视对万物本体论的认识,也注重对万物精神上的体悟。这样的自然观念,带有多层次的内涵,不是任何单一义项可以概括的。继宗白华后,王瑶、罗宗强、葛晓音等学者也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及“自然”观,但皆未系统讨论这一命题。
........
结 论
一 中古文论中“清”的源头是先秦儒道哲学、两汉人物品鉴,直至魏晋又借助于九品中正制与门阀制度,吸收融汇了来自各方面的因子,在理论上分别由曹丕、二陆、钟嵘等将其引入诗文批评领域。然后在实践中波及更广,尤其是东晋后的绝大部分作家,都曾在各方面对“清”进行了空前的美感接受。可以说,在“清”这种文学观念中,正体现从汉晋、到南北朝及隋,从古体诗多尚浑灏、到近体诗更近清音朗畅之审美风尚的一种转变。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文学审美的推进是多条线索的齐头并进,由“清”体现出来的不同的文学现象,会受到哲学思想、社会观念的影响,甚至在不同士人群体中,对“清”取舍态度也有不小的差异。以“清”为文学观念的核心,有对其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讨论,这个过程更是漫长,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古文学史。所以,我们能借助对“清”文学观念的系统梳理,将其作为此时理论的思考及实践的探索的双重代表,方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观照中古文论的建构。
..........
参考文献:
[1] 滕春红. 先秦时期的“清”论及其审美意蕴[J].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4)
[2] 袁济喜. 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的互渗[J]. 中国文学研究. 2012(03)
[3] 李建松. 钟嵘《诗品》以“清”论诗探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7)
[4] 曹胜高. “文字为意”与唐宋诗文的理论反思[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5] 蔡彦峰. “自然”的两种涵义与《文心雕龙》的“自然”文学论[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6] 滕春红. 从“清浊”到“清和”——试析古代音乐美学中的“清”[J]. 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11(01)
[7] 王一川. 理解文学文本层面及其余衍层[J].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1)
[8] 周欣展. “隐秀”之“隐”的语言学解读[J]. 文艺理论研究. 2011(01)
[9] 黄卓颖. “清”的一个解读视角——以魏晋新声与五言诗的关系为例[J]. 中国韵文学刊. 2010(04)
[10] 张宝贵. 对文学语言表现功能的探索——《文心雕龙·隐秀》主旨浅议[J]. 文艺理论研究. 2010(04)
本文编号:102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