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娇红题材小说戏曲创作关系论
本文关键词:元明娇红题材小说戏曲创作关系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陕西师范大学》 2013年
元明娇红题材小说戏曲创作关系论
贺欢
【摘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娇红故事曾被撰为小说,编为杂剧,谱为传奇,流传下来不同文体的四部作品其中尤以《娇红记》小说与《娇红记》传奇为著名,研究者从多方面展开分析探讨,充分肯定了它们在小说与戏曲史上的地位。同题材而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在古代文学创作上是一种普遍现象,有必要进行宏观把握,在重视名家名作同时审查名作产生的基础与前提,故本文将娇红题材由小说向传奇过渡期间的《娇红记》杂剧纳入研究视野中,在细致入微观照文本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探析娇红题材的小说作品与戏曲作品之间的关系。 本文以娇红题材的小说作品与戏曲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考察娇红题材的文学创作情况,介绍作品的传世版本,对较有争议的《娇红记》小说的作者与成书时间进行考证,确立本文研究所主要依据的三个文本:宋梅洞的《娇红记》小说、刘东生的《金童玉女娇红记》杂剧、孟称舜的《节义鸳鸯冢娇红记》传奇。其次,在肯定小说创作的基础上,对杂剧所呈现的人物形象弱化,情节结构改动,主题思想转变等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小说创作到杂剧创作的变化特点,并从杂剧体制与明初社会背景的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再次,探讨孟称舜对娇红题材的继承与发展。指出他在传奇创作中承袭了小说的叙事内容及节义主题,吸取了刘东生改编娇红题材的经验,是对娇红题材的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同时又指出这样的再创作成功和创新不仅取决于孟称舜个人的创作才能与创作观念,更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娇红题材的小说与戏曲不仅在题材上紧密联系,在主题思想上虽各有侧重亦相互辉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207.41;I207.37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赖利明;飞红论[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庞越;《娇红记》传奇本事源流[J];四川戏剧;199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王平;《聊斋志异》在清代的传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3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4 吴波;追踪晋宋 踵事增华——《阅微草堂笔记》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的继承与发展[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5 郭皓政;;一部诗意的“历史”——论《聊斋志异》的文本性质与历史品格[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6 陈芬;;汪曾祺与古代文言小说的不解之缘[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7 臧国书;;《聊斋志异·阿宝》死亡情节建构的心理诉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8 宋翔宇;王锡渭;;从《聊斋志异》探究蒲松龄事业与爱情的围城[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9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10 申东城;;李白、杜甫诗体与唐诗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书光;;论儒学社会化的若干途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孙逊;葛永海;;中国古代小说中的“东京故事”[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阿风;;卖身“婚书”考[A];明史研究论丛(第七辑)[C];2007年
5 欧明俊;陈堃;;也论稼轩其人其词之“气”[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任光伟;;中国戏剧治史方法的再探讨——兼论傩戏在中国戏剧史上的作用和地位[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冻国栋;;略论唐宋间关羽信仰的初步形成及其特点——以董侹所撰《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为例[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王杰文;;灯节与秧歌——关于秧歌起源的历史地理学研究[A];民族遗产(第三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9 岳立松;晚清狭邪书写与京沪性别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龚莹莹;虞山派诗人冯班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常桂红;苏轼尚“谐”诗歌的审美取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思齐;《新序》《说苑》小说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光亮;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的陶渊明诗歌英译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晴晴;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张荷艳;《萤窗异草》叙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苗菊;《世说新语》与《儒林外史》之叙事共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越;《娇红记》传奇了悲剧性[J];四川戏剧;1997年01期
2 陈鲤群;;论孟称舜作品的女性形象——以《娇红记》为例[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4期
3 郭迎晖;论孟称舜《娇红记》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4 吕文娟;;80年代以来的孟称舜《娇红记》研究综述[J];考试周刊;2008年26期
5 吴庆晏;;酬之以情 报之以义——论孟称舜情理观的独特价值[J];理论界;2008年09期
6 陈静芳;;《娇红记》叙事艺术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7 刘品品;;孟称舜《娇红记》的叙事特征[J];语文学刊;2010年09期
8 刘伟;孟称舜“传情”理论及其戏曲创作[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张传良;论孟称舜的传奇《娇红记》[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10 翟丽娟;;试论清代戏曲、小说对孟称舜传奇《娇红记》的接受[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兴安;;恐怖小说在中国[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2 郑阿平;;川西大地上一棵树站成的风景——读钟正林的小说[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荣林;;现、当代农民小说史“猜想”[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董之林;;观念与小说——关于姚雪垠的五卷本《李自成》[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良明;吕建红;;译介欧美西籍派小说理论批评的历史评价[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新书导报[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8 王立;;古代小说母题与佛经文学比较研究[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9 杨庆节;;鲁迅眼中的《西游记》[A];第二届全国《西游记》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程致中;;一道雄强壮丽的文学风景——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资源性意义[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N];解放日报;2004年
2 吴燕;[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南台;[N];文艺报;2010年
4 小白;[N];东方早报;2010年
5 李道和;[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施战军;[N];文学报;2010年
7 陈平原;[N];中华读书报;2005年
8 中国现代文学馆;[N];人民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陈熙涵;[N];文汇报;2008年
10 邱华栋;[N];文艺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裴金实;韩国现代归乡小说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2 吴庆晏;孟称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善明;中国现代小说本体论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宏刚;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看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色[D];暨南大学;2010年
5 陈凌娟;柯莱特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宏伟;玉楼梦小说艺术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8 李灿朝;明末清初越中文人及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代智敏;明清小说选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谢仁敏;晚清小说低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欢;元明娇红题材小说戏曲创作关系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任春艳;伊迪斯·华顿小说中的文学自然主义观念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卫垒垒;志异小说的叙事特征[D];南京大学;2011年
4 华超;论《黑王子》的后现代主义特征[D];河南大学;2010年
5 卢劲波;胡应麟的小说与戏曲思想[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秋玥;论林斤澜新时期以来的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兰喜喜;精神荒芜与历史的压抑[D];西南大学;2011年
8 魏祯;康拉德丛林小说中的“黑暗”:基于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解读[D];宁波大学;2011年
9 张柳珍;论E.M.福斯特小说中的边缘性人物形象[D];湘潭大学;2008年
10 魏嘉斓;石黑一雄小说的生命主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元明娇红题材小说戏曲创作关系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3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