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重评“路遥现象”
本文关键词:“真实的虚构”与“虚构的真实”——重评“路遥现象”
更多相关文章: “路遥现象” 现实主义 自我意识 写作姿态 “经典化”
【摘要】:"路遥现象"在中国当代文学里是一桩难以回避的公案,然而以往对此的研究表现出过分的缺乏冷静客观。路遥的创作游离于新时期文学思潮之外,绝不仅仅是所谓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限制,更何况其所谓的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名不副实。"路遥现象"的深层形成原因在于路遥创作中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以及路遥作品在跨媒体传播中的被"经典化"。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路遥现象” 现实主义 自我意识 写作姿态 “经典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门派传承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关系研究”(14BZW141)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路遥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问世之后,遭受了评论家的冷遇;在逝世之后的十年里,他也被学术界逐渐的淡忘,有被“边缘化”的倾向性;并且,路遥及其作品《平凡的世界》被文学史家有意无意的集体“遗忘”。但是,路遥的作品持续地得到读者的推崇,被誉为“现实主义常销书”[1]。可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大军;;想起路遥[J];教育与职业;2003年24期
2 王卫平,栗丹;论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3 高建群;;路遥写两部大作的一些情况[J];文学教育(下);2007年12期
4 成丽丽;侯业智;;路遥逝世十五周年“全国路遥学术研讨会”综述[J];小说评论;2008年04期
5 徐继英;;论路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9期
6 詹歆睿;;论大众传媒对路遥小说的传播[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詹歆睿;;从读者的阅读与接受看“路遥现象”的存在[J];商洛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刘凤芹;;以接受美学探析路遥小说魅力之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詹歆睿;;“路遥现象”形成原因解读[J];名作欣赏;2010年21期
10 蒋少轩;肇奇松;;路遥作品浅析[J];今日科苑;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帆;;《路遥知马力》与民间交友观[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8——辽海讲坛·第六辑(民俗卷)[C];2010年
2 莫怀戚;;写作必须让我愉快[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0.5)[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芳闻;社会各界援助路遥家人[N];文艺报;2007年
2 石志勇;陕西作协发倡议救助路遥家人[N];西部时报;2007年
3 陈亮;路遥:在城与乡的明灭之间守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申沛昌;路遥:一个令陕北人感到无限荣耀的作家[N];延安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马媛媛;清涧县征集路遥纪念馆陈列物品[N];榆林日报;2010年
6 杨杰;面对困难 她选择自强不息[N];开封日报;2007年
7 冯东旭;榆林采取措施解决路遥亲属家庭困难[N];陕西日报;2007年
8 李建军;人们为什么怀念路遥[N];文艺报;2007年
9 石志勇;陕西作协和媒体倡议:救助路遥家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春生 杨旭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N];延安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自强;论路遥小说中的苦难意识[D];河南大学;2008年
2 于丽萍;“路遥现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王搏;路遥笔下的女性形象塑造[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5年
4 蒋晓丹;路遥的《人生》英译实践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勤余;路遥与俄苏文学中的“乡村—城市”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立付;从柳青到路遥:当代小说中农民形象的流变[D];辽宁大学;2016年
7 焦碧辉;纪录片《路遥》口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6年
8 上官静;路遥接受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9 刘蕾;论路遥小说中的意象符号和关键词[D];青岛大学;2009年
10 余雪霁;欲望书写:路遥作品解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724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07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