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骚体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5 00:21
本文关键词:汉代骚体赋研究
【摘要】:本论文以汉代骚体赋为研究对象,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骚、辞、赋三者的复杂关系作梳理,重点在于厘清骚体赋与《楚辞章句》中汉人拟屈之作、未冠赋名但形为骚体的作品的关系,从而界定骚体赋的研究范围,得出汉代骚体赋既包括《楚辞章句》中的汉人拟屈作品,也包括骚体形式赋作的结论。第二部分对汉代骚体赋的发展轨迹作论述,分为上下两章,论述骚体赋在汉初至景帝、武宣盛世、元帝至东汉和帝时期以及东汉后期四个时期的发展轨迹及创作概况,分析了每段时期骚体赋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演变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本论文将建安二十五年之前的骚体赋也纳入东汉后期赋作的研究范畴。第三部分对汉代骚体赋进行文本细读,与屈原作品对比分析其整体的形式和语言特征。骚体赋在形式上受楚辞体影响很深,普遍使用“兮”字句,两两相对,也加入散句。语言清丽婉转,带有理性色彩,节奏韵律则不如《离骚》动人。第四部分论述汉代骚体赋的创作宗旨及审美倾向,以便在深度和广度上展现这种文体的特点。骚体赋虽是抒发性情之作,但汉人的创作态度是很认真的,他们秉承着文采与内容并重的原则,在赋作中宣泄情感、反映现实、表达感想。在审美倾向上,注意保持骚体赋的悲情特色。第五部分为余论,总结了汉代骚体赋对后世文体的两点影响,侧重论述其抒情性特点对赋体文学的影响,以及这种文体对骚体体式的传承作用。骚体赋是文人表达情志的有力工具,也拓宽了汉赋的表现空间,弥补了汉赋抒情领域的空白,在主题、意境、技巧和体式上对后世赋体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综合运用了文学、文学理论、美学、音韵学、道家思想、经学思想等相关知识,对汉代骚体赋进行初步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双;;新时期骚体赋研究述评[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2 郝润华;许琰;;模拟与新变:李梦阳骚体赋的创作特点及成就[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张文莉;张建兵;;骚体赋的界定及道家思想对汉骚体赋的影响[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2期
4 张文莉;张建兵;;从文学自身原因谈汉骚体赋悲剧性的贬值[J];文学教育(中);2012年03期
5 张文莉;;两汉骚体赋悲剧性贬值的表现[J];芒种;2012年02期
6 王凤霞;汉代骚体赋运动的文化轨迹[J];天府新论;2003年01期
7 谭淑娟;骚体赋:汉代的一种抒情文体——兼议以诗歌为抒情文学和自觉文学的局限性[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8 宁宇;;骚体赋与汉代文人精神的流变[J];社科纵横;2008年09期
9 王双;;汉代骚体赋的情感趋向及艺术表现[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王双;;论两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J];名作欣赏;2011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俊波;中晚唐赋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璐璐;汉代骚体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2 程兵;两汉骚体赋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3 王鹤鸣;贾谊骚体赋研究[D];广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4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14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