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exo论坛体文喜欢上室友_《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01 19:16

  本文关键词:邵廷采传体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11年

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

史卉  

【摘要】:杂传是中国古代史部书目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兴起于西汉末年,经东汉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杂传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内容丰富,展现了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拟对魏晋南北朝杂传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共分七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对杂传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杂传是正史列传之外的,无一定体例和名称的单独成书的类传。然后参照古代史志书目对杂传的纂述,将魏晋南北朝杂传分为七类: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并对每一类杂传的源流演变情况进行了说明。 第一章对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原因进行了探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杂传之所以兴盛,主要可归结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杂传体裁本身不断发展的结果。早在先秦时代,传记文学既已萌芽并有所发展。两汉时,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无论是在写作体例还是在传人手法上都对后世的史传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杂传体既有对《史记》写作传统的继承,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东汉时期,杂传创作有所增加,写作技法也日趋成熟,这为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二是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环境有利于杂传创作的繁荣。此一时期地方经济的发展、纸的推广使用、门阀政治的盛行、思想意识领域的相对自由以及社会对史学的重视都为杂传创作的繁荣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二、三、四章分别对魏晋南北朝郡书、家传、孝子、忠臣、列女、名贤、高隐七类杂传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包括对各类杂传的作者、存佚、创作时间、流传版本等问题进行考证;对一些没有辑本的杂传进行辑校;对各类杂传的内容和文学特征进行说明。大致来说,魏晋南北朝杂传以两晋时代数量最多;杂传作者主要是史学家,当然也有小部分文学家;魏晋南北朝杂传散佚严重,尽管从古至今许多学者做过辑佚工作,但尚不充分;魏晋南北朝杂传内容丰富,实录与虚构并举,独具艺术魅力,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对比烘托等诸多表现手法,塑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 第五章分析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倾向。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思想自由开放的时代,儒、玄、佛、名、法等诸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这也使得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相当复杂。但从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杂传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的天命史观、道德史观、贤人史观、英雄史观等仍是魏晋南北朝杂传所表现的主要思想。此外,玄学推崇隐逸、崇尚自然、重视人的才性器度等思想以及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业报轮回等思想在魏晋南北朝杂传中也多有反映。 第六章论述了魏晋南北朝杂传的价值。魏晋南北朝杂传兼具文史特征,因此具有多重价值。在史学方面,它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为正史撰写提供资料,查校典籍的讹误,极大地丰富了史学题材,有利于帮助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在文学方面,它不仅为后世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其独特的传人艺术手法也对后世传记文学及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魏晋南北朝杂传还广泛反映了汉魏六朝的信仰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等多种民风民俗现象,从而为研究古代民俗提供了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民俗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5
【目录】:

  • 中文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绪论12-49
  • 一、杂传释义12-16
  • 二、杂传的史志纂述16-18
  • 三、魏晋南北朝各类杂传的源流演变18-44
  • 四、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概况及研究现状44-49
  • 第一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之原因探析49-60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内部原因49-51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兴盛的外部原因51-60
  •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郡书、家传研究60-112
  • 第一节 郡书60-90
  • 第二节 家传90-112
  •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孝子、忠臣、列女类杂传研究112-161
  • 第一节 孝子传112-127
  • 第二节 忠臣传127-135
  • 第三节 列女传135-161
  •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名贤、高隐类杂传研究161-199
  • 第一节 名贤传161-174
  • 第二节 高隐传174-199
  •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思想倾向199-218
  • 第一节 特尊儒家思想199-206
  • 第二节 推崇玄学思想206-211
  • 第三节 弘扬佛教思想211-218
  • 第六章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价值218-242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史学价值218-224
  •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文学价值224-233
  •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杂传的民俗价值233-242
  • 结语242-243
  • 参考文献243-251
  • 致谢251-252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25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宋文婕;杂家内涵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2 娄欣星;论古代杂传中的类传[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旭;志怪与汉魏六朝史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4 孙小娴;邵廷采传体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5 郑翠云;论皇甫谧的思想与传记创作[D];复旦大学;2013年

    6 辛志峰;三国杂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兆光;晋代史学浅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2 朱迎平;第一部文人传记《文士传》辑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06期

    3 曹书杰;陈寿《益部耆旧传》成书年代考──兼对成书咸宁四年、五年说质疑[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03期

    4 吕友仁;;《陈留耆旧传》辑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李贵军;;荀伯子《荀氏家传》辑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6 魏明安;;魏晋思潮与皇甫谧[J];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7 武丽霞;;论古代家传之演变[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8 王仲镛;陈寿《益部耆旧传》探微[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9 周峨;历史演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特征[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仇鹿鸣;;略谈魏晋的杂传[J];史学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蕾;《文士传》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2 尚继武;;《聊斋志异》反讽叙事修辞简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李宝祥;;《王氏之死》中的《聊斋志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4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5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6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8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9 杨铭;;试论后秦政权兴盛与衰亡的原因[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10 冯广宏;;禹生西羌广柔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杰;;试析明代学者对经史关系的探讨[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锦贵;;远览《太史公书》 近用刘歆《七略》——《汉书·艺文志》产生背景钩沉[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4 沈庆利;;问解“李劼人难题”——兼析《死水微澜》的艺术奥秘[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5 陈建农;;六朝诗学中的人生体验与人格理想[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朱海燕;王秀萍;刘仲华;;中国传统茶禅美学思想研究[A];科技创新 转型升级 做大做强湖南特色茶叶——湖南省茶叶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郑奕;;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鲁京京;古史辨派对《史记》中先秦史料评判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桂峰;传统民本思想的理论品质与现代转型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宝国;魏西晋时代的九品中正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2 范子烨;论阮籍善啸[J];北方论丛;1999年02期

    3 柳岳梅;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古代鬼神崇拜[J];北方论丛;1998年04期

    4 陈兰村;;浅论司马迁的传记文学思想[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5 赵伟;胡友平;;荀子学派属性新论[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6 张思齐;;内藤湖南的中国史观对我国学术建设的启示作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牛红亮;张小玲;;略论明代的私家藏书[J];当代图书馆;2009年01期

    8 董志翘;《高僧传》的史料、语料价值及重新校理与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唐卓伶;;《颜氏家训》在《总目提要》中归于子部杂家质疑[J];德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士强;;南宋元明清佛教史撰作评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雪;《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潘俊杰;先秦杂家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3 马庆洲;《淮南子》研究[D];北京大学;2001年

    4 刘育霞;魏晋南北朝道教与文学[D];山东大学;2012年

    5 裴媛媛;汉末六朝杂传提要[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骆玉丽;宋代笔记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苏晓威;仲长统《昌言》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方宏龙;东方朔及其辞赋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胡岳潭;先秦杂家综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晓珂;“后汉三贤”著述的叙事心态及其呈现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李英杉杉;仲长统思想探微[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杨柳;《淮南子》文本的时空观念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江宁;古代杂传研究的新成果——读俞樟华等著《古代杂传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熊明;六朝杂传概说[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张承宗;六朝道教人物杂传述要[J];苏州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4 王勇;;经、史分途与魏晋杂传的文体生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5 熊明;六朝杂传与传奇体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5期

    6 熊明;略论杂传之渊源及其流变[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兴芬;;杂史杂传为体,地理博物为用——论《拾遗记》的文体特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李剑国;;汉魏六朝杂传与唐人小说——熊明《汉魏六朝杂传研究》序[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9 杨子龙;;浅谈魏晋南北朝时期杂传之别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史卉;;魏晋南北朝杂传之儒家思想倾向[J];求索;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明 辽宁大学文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裴媛媛;汉末六朝杂传提要[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2 史卉;魏晋南北朝杂传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勇;魏晋南北朝杂传考论[D];安徽大学;2013年

    2 娄欣星;论古代杂传中的类传[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3 郑翠云;论皇甫谧的思想与传记创作[D];复旦大学;2013年

    4 唐蓉;两汉杂史杂传类志怪小说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相关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

    >中南大学

    >安徽大学

    >复旦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大学

    相关作者

    >裴媛媛 >唐蓉

    >娄欣星 >郑翠云

    >王勇 >史卉

    exo论坛体文喜欢上室友_《山东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邵廷采传体文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8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28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c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