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扰境遇中坚确践行的念想与历史关涉的审慎:也论《理水》
本文关键词:烦扰境遇中坚确践行的念想与历史关涉的审慎:也论《理水》 出处:《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故事新编》 生存境遇 索隐 社会改造 难于理解 发微 念想 故事新编 铸剑 小说史
【摘要】:正《故事新编》的结集不仅前后历时十三年,而且创作空间也多次变换。从1922年到1935年,从北京到厦门到广州再到上海,时空流转、人事纷杂再加上创作主体生存境遇与审美体验之变等,让本来构思奇特、表现新锐的作品愈发难于理解。而就《理水》而言,人们或将其与《非攻》予以勾连并置,认为鲁迅在寻找和颂扬中国的"脊梁";或就其发微索隐,认为作品在于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改造的新人找寻与想象;或以之与传统关联为
[Abstract]:Is a collection of "new stories", not only after thirteen years, and the creation of space has also repeatedly transform. From 1922 to 1935, from Beijing to Xiamen to Guangzhou to Shanghai, time transfer, personnel Fenza plus the creation of the main existence and change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have been unique, cutting-edge performance works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water", or people with the "attack" to hook juxtaposition, think Lu Xun in the search for and celebrate China "backbone"; or the micro Suoyin, that is to express the author works 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new search and imagination; or with the traditional association for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鲁迅后期生存境遇与思想及创作关联研究”(15YJA7510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10.6
【正文快照】: 《故事新编》的结集不仅前后历时十三景、审美内涵、艺术表现等做出贴切而具体年,而且创作空间也多次变换。从1922年到的阐释。1935年,从北京到厦门到广州再到上海,时一空流转、人事纷杂再加上创作主体生存境遇与审美体验之变等,让本来构思奇特、表现新若要贴切地理解作品,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方竞,裴仁秀;对《故事新编》研究历史及发展的再认识[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武丹;建构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试析《故事新编》中的语言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马粉英,阎岩;《故事新编》——对“旧”的一次脱冕[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4 苏懿,程德强,潘颖;近十年《故事新编》研究综述[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金得存,古大勇;论《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特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朱卫兵;;“构建”与“颠覆”——论《故事新编》的反讽结构[J];名作欣赏;2007年12期
7 罗宗宇;;《故事新编》中的“陌生化”手法[J];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03期
8 熊岩;王建明;;论《故事新编》的空间结构特征[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4期
9 臧文静;;21世纪初《故事新编》研究新趋势[J];电影文学;2009年11期
10 郑家建;舒畅;;论《故事新编》[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玉凯;;《故事新编》艺术新论[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2 王尔龄;;《故事新编》旧闻新谈[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3 陈慧忠;;《故事新编》中的现代意识和历史内涵[A];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敏;从鲁迅《故事新编》看“戏说”[N];文艺报;2004年
2 尹笑非;对鲁迅《故事新编》的新解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金星;浅谈“掉书袋”式写作[N];文艺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刚;《故事新编》文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安娜·尼科年珂;中西文化原型与《故事新编》[D];吉林大学;2005年
3 方Q趾,
本文编号:1341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41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