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之体”创作路径及诗史意义
本文关键词:“胡适之体”创作路径及诗史意义 出处:《江汉论坛》2017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胡适在初期白话新诗诗人中的领袖地位,其新诗体式便成为了此期诗人们从事新诗创作的"法典",而其《论新诗》也成为了初期白话诗人们的"金科玉律",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胡适之体"的新诗。事实上,"胡适之体"之创作包含三种基本路径:其一是沿袭唐宋诗基本格式或者依着唐宋词调填词;其二是对唐宋诗词体式进行改编与删节;其三则是用现代汉语来翻译或者改写西方诗歌。前二者所产生的新诗成为了唐宋诗词之现代版,后者形成的新诗则是西诗之汉译版与改写版。"胡适之体"创作的三种方式,不仅是初创期新诗创作的基本路径,也是后来的新诗诗人们诗歌创作的基本范式,具有典范意义。
[Abstract]:Because of Hu Shi's leadership in the early vernacular poetry poet of the new verse form became the poetry of people engaged in the creation of new poetry "code", and the "theory of poetry" has become the early vernacular poetry people ", thus forming a new golden laws and precious rules" of the so-called "Hu Shi's body". In fact, "Hu Shi's body" contains three basic paths: one is to follow the basic format of Tang poetry or poetry of Tang and song lyrics on; the second is the poem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tyle adapted and abridged; third is the use of modern Chinese translation or adaptation of Western poetry. The new poetry produced by the first two has become the modern version of the poems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the latter is the Chinese version and rewriting version of the western poetry. The three way of Hu Shi's body cre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c way of new poetry creation at the beginning stage, but also the basic paradigm of later poetry and poets.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国时期唐宋诗词传播及其对旧体诗词创作之影响研究”(12YJA751007) 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民国时期大学诗歌教育及对新诗、旧体诗词创作之影响研究”(A11WX02)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胡适虽然在观念上偏爱白话新诗,但对旧体诗词的热情却一如既往,即使在白话新诗已经获得了文学界的认同之后也没有改变。他不仅关注旧体诗词创作,同时也不断创作旧体诗词,且其旧体诗词极为复杂多样,可谓兼备众体。胡适早期旧体诗歌,如作于1907年的《观爱国女校运动会纪之以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竹贤;胡适其人及胡适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05年03期
2 周质平;;胡适与林语堂[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8期
3 弋人;胡适和胡适以后[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03期
4 杜玲玲;论胡适的白话散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5 杨扬;胡适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9年05期
6 高低;;胡适“不带人”[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7 魏邦良;;沧桑阅尽思胡适[J];杂文月刊(选刊版);2011年01期
8 路也;;你看人家胡适[J];幸福(悦读);2013年08期
9 赵玉宏,印永清;评研究胡适的两本专书[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1年01期
10 徐改平;胡适早期诗文创作论[J];河北学刊;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杨国荣;;胡适与文学革命[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2 蒋小波;;“道问学”与“尊德性”——胡适派学人与现代新儒家的“汉宋之争”[A];2008年台湾文学现代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江弱水;;胡适的语文观与三十年代的反拨[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杜蒸民;;在批判中实现超越——郭沫若与胡适关系述论[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5 钟军红;;论胡适“五四”时期对“团圆”观念的否定[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傅小平;今天,我们怎样读胡适?[N];文学报;2012年
2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我为什么读胡适[N];深圳商报;2012年
3 记者 苏娅;让普通读者与胡适对话[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4 韩石山;胡适使美的背后[N];中华读书报;2013年
5 张树伟;“我比胡适还理解胡适!”[N];中国邮政报;2003年
6 肖伊绯;胡适《四十自述》的“前传”与“后传”[N];中华读书报;2013年
7 周质平;胡适英文笔下的中国文化(下)[N];中华读书报;2012年
8 吴晓樵;胡适与海涅名诗《松》[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青年学者 王学斌;另一半的“五四”[N];中国经营报;2010年
10 程巍;迷雾一般的计划:胡适的“文学革命”与“联省自治”[N];中华读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光和;西方文化影响下的胡适文学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东方;“五四”时期胡适的文体理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光利;胡适诗学批判[D];浙江大学;2012年
5 刘岩;重读胡适[D];山东大学;2005年
6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7 王晓生;“1917—1923”新诗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超;为大中华,造新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汤景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潘建伟;对立与互通:新旧诗坛关系之研究(1912-1937)[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艺;论胡适科学观念对文学观念现代转型及批评新范式形成的影响[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健韬;胡适与红学史上“怪现象”[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3 马轩;胡适文学革命思想的成因及其评价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潘文文;翻译家胡适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冒建华;胡适“诗国革命”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郑民;胡适的演讲及演讲辞创作[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洪涛;“胡适批判”中大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心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丽霞;从《竞业旬报》看胡适早年思想[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9 张腊丽;胡适与中国的“文学革命”(1915-1935)—胡适“文学革命”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金瑞恩;胡适的白话文学—理论与实践[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432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43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