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细读、义例义理与唐宋文学会通研究
本文关键词:通读细读、义例义理与唐宋文学会通研究 出处:《文学遗产》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义例 文学会 圈子 灵蛇 精致化 同治 古代文学 乐府诗 自谓 前辈学者
【摘要】:正近年来学术疆域划分越来越细,同治古代文学的学者也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彼此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很少得到借鉴、交流、碰撞。甚至唐宋文学这样两个关系甚为密切的领域,相互之间也很少沟通。学术越来越圈子化、小众化、精致化、技术化,这当然是很好的事,前辈学者的大判断在我们这里形成了很多小结裹,学术地图的绘制日益精确。但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日益钻进自己狭隘的治学对象,在深入细致的同时,难免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憾。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is academic territory division more and more fine, Tongzhi ancient literature scholars have formed different circles, each other's academic achievements and academic views rarely get reference, exchange, collision. Even the literatur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wo very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field, is also less communication. More and more academic circle, niche of refined technology, this is certainly a good thing, whether senior scholars here formed a lot of drawing the map of academic summary wrap, but it is increasingly accurate. We are drilling their narrow research object, in detail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ot mount Taishan regret. At this time, everyone since that hold precious, every family since that hold.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I206.2
【正文快照】: 近年来学术疆域划分越来越细,同治古代文学的学者也形成了不同的圈子,彼此的学术成果和学术观点很少得到借鉴、交流、碰撞。甚至唐宋文学这样两个关系甚为密切的领域,相互之间也很少沟通。学术越来越圈子化、小众化、精致化、技术化,这当然是很好的事,前辈学者的大判断在我们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扬;;拘守与变通:清代碑志义例的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刘宁;;杜预与《春秋》义例学的转型[J];长江学术;2009年01期
3 何诗海;;论清代文章义例之学[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王运熙;读古书须明其义例[J];文史哲;1986年03期
5 唐元;张静;;文道关系与文辞义例——《文史通义·诗教》意旨辨[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杨星映;;评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J];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7 ;陕西财政文学会举办“财政人生”主题活动[J];西部财会;2009年01期
8 欧阳灿灿;;读杜书瀛《文学会消亡吗:学术前沿沉思录》[J];创作评谭;2005年12期
9 ;华东区六省一市外文学会协作组通告[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张杰;;高原上的耕耘者——西宁鸿雁文学会掠影[J];中国邮政;198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胡静林;弘扬时代精神 体现财政特色[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刘志荣;文学会使校园变得更美好[N];文艺报;2013年
3 孙建江;“文学会”二十年:伴行中国儿童文学二十年征程[N];中华读书报;2011年
,本文编号:1371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71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