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魔幻传奇:论新时期小说“民间信仰”书写的审美趋向

发布时间:2018-01-04 07:36

  本文关键词:魔幻传奇:论新时期小说“民间信仰”书写的审美趋向 出处:《学术研究》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民间信仰 非现实 神秘化 传奇性


【摘要】:民间信仰的文学介入与艺术想象,给新时期以来的相关作品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景观,如非现实、神秘化、传奇性等等。这种审美趋向使这些作品能够突破一般现实主义视域,在非现实的灵动空间中自由书写,获得了崭新的创作经验和审美愉悦。
[Abstract]:The involvement of folk belief in literature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has brought a new aesthetic landscape to the related works since the new period, such as unrealistic, mystical. This kind of aesthetic trend enables these works to break through the general realistic horizon and write freely in the non-realistic intelligent space and gain new creative experience and aesthetic pleasure.
【作者单位】: 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民间信仰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叙事演变”(12FZW018)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随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爆炸”式地传入新时期的中国文坛,引发了一股模仿其写作的小说潮流,各种魔幻、怪诞、神秘的写法纷纷涌现,许多新时期的小说作家也承认其早期小说创作深受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只不过,中国本土固有的神秘主义文化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一旦遇合,这些作家在后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金涛;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影响[J];深圳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2期

2 汪丽景;论新时期小说的文化现象[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姜智芹;新时期小说研究的“他者”视角[J];文史哲;2002年06期

4 陈士部;新时期小说的一种独特的解读——评李永建《人的回归、发现和重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孙静文;新时期小说功利化取向的原因及其危害[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文玲;;新时期小说儿童叙事的双重变奏[J];齐鲁学刊;2008年04期

7 王连英;;写实之外——论新时期小说的叙事转型[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8 李裴;新时期小说创作的三种意向及其批评[J];文艺评论;1987年05期

9 ;“生命”的人不能脱离社会的人的制约[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6期

10 宇文华生;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民族意识[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何向阳;;怀旧:新时期小说情绪主题[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王世凯;;新时期小说语言转型之我见[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傅书华;;渗透与创新——试论新时期小说创作中的现代主义因素[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静;新时期小说研究的新视野[N];文艺报;2008年

2 肖远平;读《中国民间文化与新时期小说》[N];文艺报;2008年

3 贾平凹;他的洋让我喜欢而嫉妒[N];中华读书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波;城乡冲突:新时期小说的一种叙事模式[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德军;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4 周志雄;中国新时期小说情爱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金红;意识流艺术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流变[D];苏州大学;2006年

6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河;论新时期小说中的“文革”叙事[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连义;新时期小说中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茂兰;神秘文化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复归[D];苏州大学;2004年

2 宋拓瑞;新时期小说孤独儿童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王磊;“草原”与“城市”的纠葛—内蒙古新时期小说中的“草原”意象和“城市”意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何萃;新时期小说中的农村出走女性形象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5 牛晓燕;新时期小说女性“等待”主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郭骁;新时期小说中女革命者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王月;新时期小说的饥饿书写类型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5年

8 林子力;论中国新时期小说的“偷窥”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黄燕云;中国新时期小说之残疾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段娜娜;论新时期小说的乱伦叙事[D];西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13776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3776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6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