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学视域下刘震云小说语言风格研究
本文关键词:修辞学视域下刘震云小说语言风格研究 出处:《江苏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作家刘震云在其创作过程中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完成了前后风格异乎不同的作品。结合学术界对刘震云文学创作的分期研究,再从小说的语言修辞层面来分析,本文将刘震云语言风格分为三个时期:“新写实”语言风格时期、“狂欢化”语言风格时期、“拧巴”语言风格时期,试图从词语、句子、会话三个层面对每一阶段的语言风格进行考察,并分析刘震云小说语言风格的变化成因。修辞是人们出于情感的需要,使用选择手段或变异语言的手段,使之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技巧。因此,语言的选择和变异是修辞的本质。本文将以刘震云各个时期的小说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修辞学中选择和变异两大基本框架,分四章节来探讨作家的语言风格。第一章基于词语、句式、会话的选择分析“新写实”时期的语言风格,这一阶段,刘震云总是选择符合百姓特点的口语化语言,并逐渐形成贴近小人物生活的语言风格。第二章也从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狂欢化”语言风格,这一时期在词语、句式和会话的选择上,许多情况下是变异的,是非逻辑的,非理性的,通过超越常规以寻求一种新的独特的说法,从而使语言产生一种独特的“狂欢美”。第三章主要从词语的选择和句式的变异来探究这一时期的“拧巴”风格,同样是平淡无奇的语言,但却在精心组合下获得了某种韵律。第四章主要从创作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来分析刘震云小说语言风格演变的影响因素及成因,包括作家自我创作观念的变化、生活经历与语言修养、先锋派、后现代派对其产生的深刻影响。
[Abstract]:In the second chapter , Liu Zhenyun ' s language style of Liu Zhenyun ' s novels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 " New Writing " , " Carnival " and " Carnival " . Chapter One analyzes Liu Zhenyun ' s language style from three aspects : " New Writing " , " Carnival " and " Carnival " . Chapter on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auses of Liu Zhenyun ' s language sty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words , sentences and conversation . Chapter one mainly analyzes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causes of Liu Zhenyun ' s language style .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崇选;过分的玩笑与意义的放逐──刘震云小说的主旨探寻[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6期
2 陈自然;论刘震云小说的批判精神[J];唐山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边赫;赵亮;;刘震云低度情感[J];英才;2001年08期
4 梁鸿;试论刘震云小说的闹剧冲动[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郑秀珍;;新的叙述姿态——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安波舜;;一句胜过千年——读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J];出版广角;2009年04期
7 张敏;;刘震云与乡土审视[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李存;;找寻那触动心神的一颤——浅析刘震云新作《一句顶一万句》的知己意识[J];名作欣赏;2010年15期
9 马云鹤;;消解孤独的两种方式——浅析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J];当代文坛;2010年06期
10 赵明河;;用幽默化解严酷的现实——访作家刘震云[J];人民教育;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振华;;刘震云小说的反讽叙事[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郭宝亮;;刘震云的叙事个性及其效应[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刘剑;;大雅大俗刘震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4 贺仲明;;独特的农民文化历史观——论刘震云的“新历史小说”[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马江杜;;论刘震云小说中的新写实主义表现——以“单位”、“官场”系列小说为例[A];多彩贵州文化及文学传承创新研究——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分会场暨贵州省中国现当代文学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悦;关于刘震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本报见习记者 曹璇;刘震云谈人生与阅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金莹;刘震云:跟故乡说一句心里话[N];文学报;2011年
4 兴安;刘震云:用喜剧的眼睛看透悲剧[N];文学报;2013年
5 秋月白;冷静看待刘震云成诺奖热门[N];深圳商报;2014年
6 陈戎;对话刘震云[N];北京日报;2001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乐悦;《手机》弄是非 贺岁添乐 解读刘震云 有一说一[N];中国邮政报;2004年
8 韩浩月;刘震云抽身纯文学阵营?[N];工人日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苏珊;刘震云:写作对我是心理治疗[N];南方日报;2007年
10 舒晋瑜;刘震云:耐人寻味的幽默[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庆华;刘震云小说论[D];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琳;论刘震云小说的独创性[D];南京大学;2013年
2 马亚颖;论刘震云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话语[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章忠;论刘震云“故乡系列”的历史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4 刘妍;刘震云小说的家园书写[D];山东大学;2015年
5 卢月风;刘震云小说现实主义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宗晓东;乡土的沧桑与农民的悲哀[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7 梁贺涵;论刘震云“说话”系列小说创作风格[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8 曾颖;刘震云小说观念与创作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刘双;论刘震云的“说话”系列小说[D];复旦大学;2014年
10 王维志;文字与影像的双重变奏[D];渤海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026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