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世说新语》与选本

发布时间:2018-01-10 17:33

  本文关键词:论《世说新语》与选本 出处:《齐鲁学刊》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世说新语》 鲁迅 选本 辨析


【摘要】:选本是从一人或若干人的著作中选出精华篇章而编成的书。鲁迅认为《文选》与《世说新语》是古代流传至今最为盛行的两部选本,前者作为选本没有任何争议,而后者则不同。《世说新语》共1130则故事,既有完全摘录于前人作品的内容,也有在前人创作基础上的润色与加工。《世说新语》在组织结构上首创三十六门,并成为《世说新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世说新语》的这些特点既有符合选本的地方,也有违背选本之处,因此《世说新语》不是典型意义上的选本,也不是典型意义上的专著。
[Abstract]:The anthology is a book compiled from the works of one or more people. Lu Xun thinks that the selected works and the new language of the world are the two most popular anthologies in ancient times. The former is not controversial as an anthology, while the latter is different. There are 1130 stories, which are completely excerpted from previous works. There are also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s on the basis of touch and processing. "Shi Shuo Xin Yu" in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first 36. An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Shi Shuo Xin Yu".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Shi Shuo Xin Yu" not only accord with the selections, but also violate them, so "Shi Shuo Xin Yu" is not a typical anthology. Nor is it a classic monograph.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世说新语》与‘世说体’小说流派的建构研究”(15CZW014)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世说新语》与“世说体”小说流派的建构(2015BS29)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选本是一种很重要的文学作品的形态,从战国时期的《楚辞》到清代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无不蕴含着选本的影子,对于推动文学作品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有的编选者也由此名垂千古。鲁迅在《选本》一文中说:“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伟生;杜诗用《世说新语》事典情况分析[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举人;《世说新语》(一)[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举人;《世说新语》敬胤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松辉;《世说新语》不是小说[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蕊青;;从《世说新语》看宗教与文学的互动和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俞士玲;;《世说新语》收录记事标准及其在《贤媛》门等女性记事中的贯彻[J];古典文献研究;2009年00期

7 武卓斐;;此是有情痴:《世说新语》之“哭”[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丁润丽;;《世说新语》的谦称名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9 樊露露;刘砚群;;论《世说新语》中谢安的社交形象[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许威汉;;从《世说新语》看中古语言现象[J];江西师院学报;198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宁稼雨;;《世说新语》成书的社会氛围[A];东方丛刊(2000年第2辑 总第三十二辑)[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胡晓明;《世说新语》“美与真二分”的难题如何化解?[N];中华读书报;2012年

2 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陈占敏;有所发现 富于胆识[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蒯定;《世说新语》人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2 董晔;《世说新语》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戴丽琴;《世说新语》与佛教[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秀丽;《世说新语》编撰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蒲素;《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和接受[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芳;《世说新语》史料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闻婧;传播学视野下《世说新语》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5 颜宏宇;《世说新语》中的少年儿童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5年

6 曹子轩;明代《世说新语》评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齐郑艳;《世说新语》与《红楼梦》之人物精神特质论[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8 张雨薇;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的艺术观及其表现[D];重庆师范大学;2016年

9 董姗姗;从《人物志》到《世说新语》[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刘洪浩;《世说新语》审美话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061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61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d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