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何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模式——读王杰等著《文化与社会》

发布时间:2018-01-11 02:29

  本文关键词:何谓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模式——读王杰等著《文化与社会》 出处:《上海文化》2017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 马克思主义美学 中国经验


【摘要】:《文化与社会》以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为线索,串联起百余年来中国独特的现代化社会演进历程。作者不满伊格尔顿1996年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读本》导论部分所言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四大板块中未有中国理论,并进而提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中国化,而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该书围绕"中国经验"的探讨令人瞩目,所谓立象尽意、得意忘象等活生生的超越体验,毋宁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另一种形而上学。这个命题的阐释空间,无疑是巨大的。
[Abstract]:< > to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Marx's literary theory, a series of hundreds of years of unique modern society evolution. Author Eagleton China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1996 series "Marx introduction to Feminist Literary Theory: a reader said part > four plate Marx's literary theory has not China theory, and then puts forward China Marx aesthetics is not Marx's aesthetic theory China, but a product of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 doctrine and the Chinese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rt practice. The book focuses on" Chinese through discussing the experience "remarkable, the so-called image, such as living beyond dizzy with success experience, it is another kind of metaphysics very China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is proposition. Space is enormou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206.6
【正文快照】: 《文化与社会》这个书名让我们想起雷蒙·威廉斯60年前那部被公认为英国文化研究开山之作的《文化与社会》,该书开篇就以逐一解析工业(industry)、民主(democracy)、阶级(class)、艺术(art),以及文化(culture)这“1780—1950”所示,全方位展示了18世纪末叶英国工业革命以降,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韦玉玲,张丽芬,张艳艳;继承与超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0年06期

2 韦苏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0年06期

3 韦映,苏东晓,陈雪军;追寻诗意的栖居——“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韦苏陈;“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状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美术;2001年03期

5 王杰;;东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与理论[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1年00期

6 聂振斌;;“中国特色”与马克思主义美学[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7 马驰;;艰难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8 周计武;周欣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7年06期

9 尹庆红;;“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7年12期

10 苏志宏;;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国化的文化学思考[J];学术动态;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朱印海;;中西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政治意识比较分析[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建军;;对马克思主义美学之现实性与现代性的反思[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德厚;;试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化——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德国古典美学的渊源关系谈起[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朱志荣;;平心论“美是典型”说[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吴中杰;;理论体系的建立与传播——序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A];东方丛刊(2001年第3辑 总第三十七辑)[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正民;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多种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2 韩晓雪;专家学者研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N];文艺报;2006年

3 冯国军;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N];文艺报;2014年

4 张岩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历史领域的新探索[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5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6 李永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N];文艺报;2007年

7 赵臻;走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N];文艺报;2013年

8 黄力之;“复调”的意义[N];文艺报;2001年

9 丁国旗;走向开放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8年

10 张玉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考察[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钮韵涵;马克思主义语境中的西班牙拉美艺术美学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韩志勇;新时期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论争及启示[D];山东大学;2009年

3 宋婷;和谐社会视阈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077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77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0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