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台湾“七年级”作家的“新乡土”创作

发布时间:2018-01-11 13:05

  本文关键词:台湾“七年级”作家的“新乡土”创作 出处:《江汉论坛》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台湾文学 乡土文学 七年级作家 新乡土


【摘要】:"七年级作家"在经典文本的阅读、理论理解和文学生产机制上的思索,带给人们不一样的文学思维。传统的乡土文学观念在他们那里遭到了从未有过的挑战,那种以陈映真为代表的菁英式的乡土观,已被一种魔幻式的消费主义文学所解构。原来的乡土文学经典著作在走向边缘化,黄春明们所建立的乡土文学"共同体"在不断地被"七年级作家"所消解。
[Abstract]:The reading of classical texts,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e mechanism of literary production in the seventh grade writers have brought people different literary thinking.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local literature has never been challenged by them. That kind of elitist local view represented by Chen Yingzhen has been deconstructed by a kind of magic consumerism literature. The original classic works of local literature are being marginalized. The community of local literature established by Huang Chunming has been constantly eliminated by the seventh grade writers.
【作者单位】: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文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台湾文学史论”(12BZW120)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在台湾的电视中,有一部由林依晨、林熙蕾等主演的青春偶像剧《七年级生》。在台湾言情小说中,也可以看到“七年级生”这个说法。所谓“七年级生”,是指台湾的“民国”70—79年生的人,用西元换算系指1981至1990年出生的人,相当于大陆的80后。以此类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叫“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辽;以“代”的新视角研究台湾文学——读《近二十年台湾文学流脉》[J];华文文学;2001年03期

2 刘俊;拓展·发现·提升──2000年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综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年02期

3 李诠林,倪金华;福建省十·五规划课题“日本的台湾文学研究”及其衍题述要[J];华文文学;2002年05期

4 陈思和;许俊雅和她的台湾文学研究——《美丽岛面面观》序[J];华文文学;2002年05期

5 沈艺虹;“闽文化与台湾文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文文学;2002年05期

6 刘俊;台湾文学:语言·精神·历史[J];读书;2004年01期

7 钱虹;海峡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J];学术研究;2004年08期

8 肖成;90年代以来台湾文学发展的新状况[J];华文文学;2004年05期

9 古远清;;做一个有个性的台湾文学研究工作者——台版《分裂的台湾文学》后记[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年04期

10 ;“海峡两岸台湾文学史学术研讨会”在厦门举行[J];华文文学;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古远清;;天南地北的台湾文学——新世纪台湾文学的走向[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羽;;寻找彼岸的视点——台湾学者对大陆的台湾文学研究之评论的考察报告[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古远清;;做一个有个性的台湾文学研究工作者——台版《分裂的台湾文学》后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4)[C];2005年

4 朱双一;;闽南方言在台湾文学中的应用[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张羽;;台湾文学史的“乡土文学”与“本土文学”的研究[A];守望与传承——第四届海峡两岸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王宗法;;台湾文学创作的中外文化渊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7 朱双一;;台湾文学“现代性”研究的提出及学术回顾[A];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5年庆暨台湾研究的基础与前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泉;;台湾文学研究及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影响[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9 朱双一;;中国新文学思潮脉络在当代台湾的延续[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计璧瑞;;日据台湾的语言殖民和语言运动[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叶岗;探寻台湾文学的源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古远清;台湾文学身份认同的裂痕[N];文学报;2014年

3 古远清;台湾文学:用政治天线接收文学频道[N];文学报;2014年

4 陈玉;专家学者研讨台湾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朱双一;台湾文学研究也应多元化[N];人民政协报;2011年

6 黄德志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台湾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福建社科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陈舒R,

本文编号:14096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096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8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