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词集评点的理论意义与认识价值
本文关键词: 明清之际 词集 评点 出处:《文学遗产》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词学批评的一种新样式,盛于明清之际的词集评点虽有"标榜声气"之嫌,遭后世诟病,但它赖以盛行的一个重要动因,在于评点者振兴词坛的强烈欲望。它在功能上,与词人的创作实践有极强的互动性,引领词坛中兴;同时使众多评点者的词学观点得以发表与传播,也使词作者的地位与声誉通过评点得以张扬与提升,是词坛中兴的重要一环。它在内容上,不仅呈现出词学的原生状态,存有其他文献所没有的第一手的词坛文献资料,而且具有具体性、生动性和多元性的特征,蕴含极为丰富的词学思想。明清之际的词集评点既推进了明清之际词学理论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在词学主张、词人创作、词学文献等方面具有多元认识价值。
[Abstract]:As a new style of ci criticism, the ci collect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as criticized by later generations, but it w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its prevalence. It is the strong desire of critics to revitalize the ci poetry. It has a strong interaction with the poet's creative practice and leads the ci poetry to flourish in the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i poetry world to publish and spread the opinions of many critics, and also to make the position and reputation of the authors of ci publicizing and promoting through the comments. It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content of ci poetry. It not only presents the original state of ci poetry,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ness, vividness and pluralism. The comments on ci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not onl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ci theor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ut also had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t also has multiple cognitive value in the aspects of ci-poetry proposition, ci-writer creation, ci-poetry literatur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明清之际词坛中兴史论”(项目编号13BZW077)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3
【正文快照】: 一引言词集评点始于南宋,盛于明清之际。在南宋,词别集评点始见于刘辰翁评点汪元量《湖山类稿·水云词》,但仅有两则;词总集评点则最早出现于黄f《花庵词选》,集中收录唐以来词作,编者时加评语。不过,词集评点在宋元并不多见,至明嘉靖、万历年间渐成风气,出现了多种,如李濂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可先;;《浮玉词初集》与清初东南词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朱秋娟;;清初清词评点的风尚成因与原生面貌[J];文艺研究;2008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松勤;;明清之际词集评点的理论意义与认识价值[J];文学遗产;2017年04期
2 刘深;;论清代常州词派之词选评点[J];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3 丁放;甘松;;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丕植;;极难与共实录 死生相依鹿鸣——读左代富同志词集《羌山天难》所感[J];黄河之声;2011年23期
2 刘军政;;词集评点形式及其批评功能的实现[J];北方论丛;2012年05期
3 丁放;甘松;;中国古代词集笺注、评点的演变及功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4 魏联;;草原之子的豪迈与真情——读白立平歌词集《深深眷恋的草原》有感[J];内蒙古艺术;2012年02期
5 晓星;能唱的诗歌 战士的语言——评《歌词集·北京颂歌》[J];人民音乐;1979年02期
6 萧新祺;;晚清词集简目四十四种[J];文献;1989年02期
7 金重;音乐的诗──读卢云生的歌词集《热土相思》与《云南的彩云》[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3期
8 夜鱼;;碎词集(组诗)[J];中国诗歌;2013年11期
9 韩立平;;谈“自编词集”与“编词入集”——与金文明先生商榷[J];书屋;2006年11期
10 谢永芳;;历代湖北词人知见词集简目初编[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必隐;;中文双字词认知中的邻近词频率效果[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晓雪;刘世新诗集《士兵群》歌词集《相信太阳》出版[N];文艺报;2007年
2 王巍;歌词创新里程的鉴证[N];音乐周报;2003年
3 陆蓓容;无书卷气,有燕赵风[N];东方早报;2012年
4 袁济喜;从《乐斋词》品鉴中国文化之境[N];中华读书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臧永光;翻译散文的语篇经济性水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2 马米娜;翻译小说的语篇经济性水平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3 灻,
本文编号:1450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5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