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御制南巡诗的鲜明特点及其成因
本文关键词: 乾隆南巡 御制诗 焦虑 自我诠释 出处:《社会科学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清高宗乾隆六次南巡期间创作大量诗歌,它们反映了南巡治理河工海塘、观风问俗、考政课吏等目的及内容,具有突出的史料价值。它们在艺术上特点鲜明:和诗叠韵规模空前庞大、阐释议论风格典型显著、诗歌情感前后相异。这些呈现在用韵形式、审美风格和情感特质上的独特风貌成因多元,它们与作者的创作宗旨、审美趋向、巡幸年龄与巡幸外在环境的变化有关,还离不开帝王功才的宣示与诠释、潜意识里对前代崇仰对象影响力之焦虑等原因。
[Abstract]:The poems are created during the sixth round of the Emperor ' s reign of Emperor Qian Long , which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value . They are distinctive in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 their unique style of artistic features , aesthetic style and emotional traits .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author ' s creative purpose , aesthetic style and emotional traits .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author ' s creation purpose , aesthetic style and emotional traits . They are related to the author ' s creation purpose , aesthetic trend , and the tour age and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江南地域文化的历史演进》(10&ZD069);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图像与文学视野下的乾隆南巡书写研究》(16CZW033) 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2012C)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清高宗乾隆皇帝一生曾六举南巡,它们分别发生在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乾隆自己视之为临御五十年所举“二大事”之一[1],它在清朝统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舟车劳顿的巡狩途中,乾隆凡翕河奠海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崔岩;;乾隆帝御制诗史学价值探微[J];求是学刊;2008年05期
2 史礼心;;“十全老人”“十全”诗——清高宗乾隆的诗歌创作[J];民族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3 戴逸;我国最多产的一位诗人——乾隆帝[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剑锋;;论乾隆皇帝对陶渊明的接受及其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17年03期
2 刘欢萍;;清高宗御制南巡诗的鲜明特点及其成因[J];社会科学家;2017年05期
3 郭院林;;“圣君”表述与欲望掩饰——论乾隆南巡诗的内在紧张及其成因[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4 尤李;;奉先祭祖之圣地——圆明园安佑宫二题[J];中国边疆民族研究;2016年00期
5 周璐;刘晓天;;从乾隆御制诗看盘山地区的农事活动——兼论乾隆帝的农业思想[J];农业考古;2015年06期
6 李鹏;;乾隆御制诗中的紫光阁曲宴外藩[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5年04期
7 李靓;;乾隆文学思想研究述评[J];文艺评论;2012年10期
8 王铁丰;谢克锋;;论清乾隆御制诗对瓷艺的作用与意义[J];中国陶瓷;2011年12期
9 朱则杰;清代诗歌中的若干作品统计问题[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明;清高宗西域诗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852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485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