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别样理解——以《学衡》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选题:《学衡》 切入点:新人文主义 出处:《上海文化》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学衡》是民国期刊史上一份独具特色的文化刊物,其所刊载的文章,传达出对于中西方文化的独特理解。《学衡》具有中正稳健的文化态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它既反对一味复古、守旧,也不同意全盘否定,而是主张昌明国粹,发扬精华;对于西方文明,主张立足于全面和深入的学术研究,形成精确的判断,择其精华。《学衡》基于新人文主义的立场,认为中西方古典文明是相契合的,应融会中西方文明的精华,建设中国的新文化。《学衡》坚持学术本位,其新文化观超越了中西体用之争,拥有一种别样的视角。
[Abstract]:Xueheng is a unique cultural publication in the histor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s articles convey a uniqu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It is opposed to blindly reverting to the ancient times and conserved, nor does it agree with the total negation, but it advocates the essence of the national essence of Changming. With regard to Western civilization, it advocates to base itself on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to form an accurate judgment. Based on the position of neo-humanism, the classical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the Wes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ess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 to build a new Chinese culture. [Xueheng] adheres to the academic standard. His new view of culture transcends the debat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ports, and has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学术月刊》杂志社;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东宁;;《学衡》杂志编辑特色新谈[J];编辑之友;2009年06期
2 季进;;重估《学衡》[J];美文;2006年01期
3 韩晗;;上清旧文学之弊,下开新儒家之源——关于《学衡》杂志的再思考与再认识[J];船山学刊;2006年02期
4 程细权;;文化冲突中的“学衡”派[J];长沙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李广琼;;精英定位与“新旧”文化融合理念——论《学衡》语体的文化意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宝云;;《史地学报》及其群体与《学衡》之关系的探讨[J];东方论坛;2007年06期
7 郑思;;《学衡》派的普遍主义失落[J];理论界;2010年10期
8 仝冠军;;《学衡》停印原因考[J];新文学史料;2013年01期
9 刘克敌;“学衡”的准星——漫谈“学衡”派的文化观[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10 李汝伦;似淡却浓《学衡》云烟[J];书屋;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展;;文白与畛域——论《学衡》的基本文学观念[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黄秀梅 国家图书馆典藏阅览部;《学衡》杂志创刊始末[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林可济;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己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薛兆营;现代传媒与《学衡》的命运阐释[D];青岛大学;2009年
2 晏洋;从传播学解读《新青年》[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5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45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