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氏家族的政治危殆与《花间集》编纂的政治动机
本文选题:赵氏家族 切入点:赵崇祚 出处:《江苏社会科学》2017年03期
【摘要】:《花间集》是中国第一部文人曲子词集,其编纂虽是为在酒宴樽前聊佐清欢,但后蜀严酷的军政态势、编者赵崇祚困窘的家族处境,才是促成此书问世的深层动因。赵氏家族编纂《花间集》乃是为向蜀主孟昶传达醉心乐舞、忠心为臣之意。赵家几经动荡后平顺的政治结局则表明此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消除家族政治危机的作用。
[Abstract]:"Flower Collection" is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Chinese literati songs. Although it was compiled for chatting with the Qing Dynasty in front of the wine banquet, the harsh militar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latter Shu and the embarrassing family situation of the editor Zhao Chongzuo were the deep reasons for the publication of the book.Zhao's family compiled Flower Collect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of music and dance to Shu Lord Meng Chang.Zhao's turbulent and smooth political outcome shows that the book does play a role in eliminating the family political crisis.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学地理学视阈下唐五代词研究”(项目批准号:16CZW03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3
【参考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毅;谢涛;龚扬民;;四川后蜀 宋王赵廷隐墓发掘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红;《花间集》的雅俗之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梅国宏;;从版本体例的发展流变看后世对《花间集》的接受[J];绥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3 梅国宏;;从版本体例的发展流变看后世对《花间集》的接受[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石英;;论宋人对《花间集》的认识[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范松义;;宋代《花间集》接受史论[J];东岳论丛;2010年12期
6 三和君;;温香暖玉《花间集》[J];读者欣赏;2013年08期
7 曹治邦;《花间集》内容新探[J];兰州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8 罗争鸣;毛本《花间集》来源补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罗争鸣;;毛本《花间集》来源续证[J];文献;2001年03期
10 王鹂;温柔的叛逆——《花间集》艳风新论[J];苏州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陈红彦;中国最早的词集《花间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2 徐晋如(自由撰稿人);唐五代时的词与情[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蔡义江;词的流变[N];人民政协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松义;《花间集》接受论[D];河南大学;2003年
2 赵芳;汤显祖诗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3 张素娟;《花间集》形容词核心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姚然;《花间集》动词核心义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陈明;《花间集》与巴蜀文化[D];西北大学;2000年
6 黄全彦;《花间集》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潇潇;《花间集》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孙岩;《花间集》女性形象及“双性之美”[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9 金思思;巴蜀文化视域中的《花间集》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10 汪红艳;《花间集》语言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94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69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