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唐传奇元杂剧_《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5 19:37

  本文关键词: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2年

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研究

李永霞  

【摘要】:元蒙贵族统治下的元代社会,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他们带来的草原文化,对原有的中原农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民风也出现了些变化。元“一代之文学”的元杂剧能真实地反映元代百姓生活场景及人生百态,广泛地展示了元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习俗。 元杂剧中保留了大量地丰富的民俗文化,然而目前对元代戏曲的研究多局限在对剧本的解读上,对当时社会风俗的研究则较少涉足。本文以明人臧晋叔编的《元曲选》和今人隋树森搜集到的《元曲选》中未录的《元曲选外编》共计一百六十二种元杂剧中所蕴含的元代婚俗为切入点,以此更好的认识元代社会,同时也为元杂剧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方法。本文将古代文学研究与民俗研究相结合,而这一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钟敬文先生提出的古典文学研究应吸收或借鉴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 本论文主要围绕元杂剧中的元代婚俗展开探讨,整理了其所涉及的婚俗种类及特征,分析了其特征的形成原因,概况了其表现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其表现的意义等,共由四个章节组成。 本文第一章主要整理了元杂剧中所涉及元代婚俗的种类及特征。元杂剧中的元代婚俗受元代社会的元代婚俗影响,有选择的吸收了元代社会中部分婚俗,元杂剧中主要记载了指腹婚、童婚、外交联姻、赐婚、赘婿婚、抢妻婚、典妻婚和收继婚等八种婚俗,此八种婚俗主要分为世交型、利用型、强迫型和收继型等四类,每类婚俗都有其自身的特点。 本文第二章主要分析了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特征的形成原因。通过对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种类的分析,结合民俗文化发展的自身特点和文学作品的创作特点,对其成因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历史传统的影响、社会风尚的促进和元杂剧作家的变化。民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后世对前代的民俗文化有一定的传承,同时民俗文化发展至一个时期或多或少的受到当时社会的影响。文学作品为作家创作,作家在创作时必然也加入自己的思想于其中,文学作品能让作家抒发自己情感,满足其内心的需求。 本文第三章主要概括了元杂剧中元代婚俗表现的主要特点。元杂剧中的元代婚俗吸收了元代社会的元代婚俗,但其表现方式与元代社会的元代婚俗并不相同。本章结合了元杂剧作为一门表演艺术的特点,加入元代社会中元代婚俗,主要从三个方面概括:婚嫁仪式简洁、婚姻情景描绘的程式化和婚姻缔结的大团圆结局等。 本文第四章主要总结了元杂剧中元代婚俗表现的意义。本章从真实地记录元代婚俗和作家婚姻态度的体现等两个方面表现其意义。这对后世婚俗研究,后世文学作品中体现的婚姻观念和女性地位及作家婚姻意识研究有一定影响。 结语部分总结了全文后指出了论文中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主要用古典文学研究和民俗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的一些问题。具体为:1、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的种类及特征;2、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特征的形成原因;3、元杂剧中元代婚俗表现的主要特点;4、元杂剧中元代婚俗表现的意义。其中展现了元杂剧中元代婚俗与元代社会中元代婚俗的异同;元蒙统治对元代社会的影响,在增进民族融合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加深了汉民族传统观念的进一步深入人心、作家地位的一落千丈等。本文对这些问题尝试研究,虽然没有惊人的发现和语言,但还是有一定意义和价值,为元杂剧或其他文学样式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7.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晶;;赘婚的法律沿革[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俞为民;论明代戏曲的文人化特征(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3 罗斯宁;;元杂剧的市民话语体系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阙真;挫折、抑郁、自信、理想——从元杂剧看元文人的爱情世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吴晟;宋元戏曲中的婚丧习俗[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石永春;;元杂剧中的“赛卢医”[J];学理论;2008年18期

7 祝诚;元杂剧中的“赛卢医”[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8 谭晓玲;;元代的妇女再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年04期

9 傅谨;六案孔目与技术官僚治国[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01期

10 翁敏华;论《桃花女》杂剧及其蕴含的“桃木辟邪”意象[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影;论元明清爱情婚姻剧的发展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柯凡;才子佳人戏曲简论[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亚娟;元代婚恋杂剧中雅与俗的纠缠[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晓娟;元杂剧中家庭伦理悲剧创作及其文化意义[D];安徽大学;2007年

5 孙颖瑞;关汉卿杂剧创作中的婚姻习俗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邵吉志;六十多年来蒲松龄俚曲研究概述[J];蒲松龄研究;2005年01期

3 郑秀琴;;清代《聊斋志异》戏曲改编及其研究综述[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4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5 张崇琛;;新闻与文学交融的杰作——《聊斋志异》中的新闻篇章[J];蒲松龄研究;2009年01期

6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7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8 何茂活;;聊斋俚曲俗字例解——兼以甘肃河西方言为证[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9 王伟;简论传统史学的历史功用观及其人文主义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10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硕;;以《唐律疏议》为例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吕博;;唐蕃大非川之役与星象问题[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黎秀蓉;;“李约瑟之谜”的博弈论解读[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曹顺庆;;唯科学主义与中国文论的失语[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张晓琦;;顺治与《红楼梦》关系简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李秀莲;;亚沟摩崖石刻族属考释[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8 赵敏;;试论孟子的经济思想[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王苇柳;;孟子的恒产思想及其启示[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郑现喆;西方法在中韩两国的移植和转型及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立光;“说岳”题材小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运刚;论金朝的括地政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朝翔;从元杂剧看中国文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余勇;元杂剧与元代文人心态[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3 郭英德;论元杂剧作家的基本思想特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4 崔兰琴;从元杂剧试析元代婚姻成立与解除要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5 陈雅娟;从元代士妓爱情杂剧透视元代文人心态与社会地位[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赵晓红;元杂剧女性形象平民化的审美情趣[J];东岳论丛;2000年03期

7 王永炳;古典戏剧中的方言口语词汇[J];方言;1998年01期

8 雷勇;明末清初社会思潮的演变与才子佳人小说的“情”[J];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9 阙真;论元代四大爱情剧的大团圆结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10 阙真;挫折、抑郁、自信、理想——从元杂剧看元文人的爱情世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霞;;中国婚俗文化 掀起你的盖头来[J];神州;2011年16期

2 陈伟明;明清时期岭南少数民族的婚俗文化[J];中国史研究;2000年04期

3 本刊编辑部;黄榕;张宗武;陈伟璧;;中国婚俗[J];厦门航空;2008年10期

4 晨奇;全方位审视中国婚俗的历史沿革——《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评介[J];社会科学;1991年04期

5 刘红艳;;传统婚俗文化在现代婚庆用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1年06期

6 ;中国婚俗文化[J];中国地名;2008年10期

7 孙利平;元杂剧中的婚俗文化遗存[J];戏曲艺术;2001年01期

8 杨建淼;;汉字形体中的婚俗文化[J];华夏文化;2007年02期

9 刘荫柏;元代社会与杂剧兴衰[J];文艺研究;1988年03期

10 权小勇,刘少和;太平天国婚俗文化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高华;;元代佛教与元代社会[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2 曾阅;;略论晋江婚礼中“老姆”的作业模式[A];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3 曾海燕;彭友良;黄之镨;杨青梅;李建道;马伟光;;从傣族文化与普洱茶的关系看环境、资源与人文的和谐发展[A];《中国民族医药杂志》傣医傣药专辑(二)[C];2008年

4 汤晓芳;;元史研究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在苏州举行[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5 叶新民;;亦集乃路元代契约文书研究[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6 任英丽;;婚庆产业模式及其相关产品研究[A];第五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0年

7 冯岭;;中国早期电影中大团圆现象文化价值定位及透视[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8 田仲一成;;成熟时期的中日戏曲比较—中国的四大南戏和日本的三大歌舞伎—[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国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9 刘彦君;;曹禺的高度——从曹禺4部作品的复排说起[A];曹禺诞辰100周年纪念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章琳;[N];江南游报;2009年

2 马献伦 杨洪霞 记者 王涛;[N];中国县域经济报;2011年

3 华邦;[N];中国矿业报;2004年

4 柯闻;[N];科技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冯新生;[N];中国旅游报;2007年

6 记者 窦延文 通讯员 林苏桃;[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聂元龙 支配勇 董祺文 季保全;[N];朔州日报;2011年

8 冯新生;[N];中国旅游报;2008年

9 记者 刘红;[N];云南日报;2007年

10 兰箐;[N];中国文化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龚恒超;接续传统与时代嬗变[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2 周春健;元代四书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伟峰;香火接续:传统社会的招赘婚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熊元义;中国悲剧引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霞;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宝芝;《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婚俗经典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黄玮;莆田西园村婚俗用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炜炜;满族婚俗家饰品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5 齐玲;门与婚俗[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6 刘小文;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婚俗文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7 宁霁;当代济南婚嫁习俗的变迁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8 程贵丽;民俗视野中的兰考地区婚俗问题[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庆正;明清山东婚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重;传统婚俗文化与现代婚庆家纺设计[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元杂剧中元代婚俗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76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