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诗歌形象将军游子思妇_《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19 00:44

  本文关键词: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曲阜师范大学》 2010年

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

司海迪  

【摘要】: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一直散发着永世不衰的艺术魅力。唐诗中的人物形象也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唐诗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唐诗中的思妇形象众多,其描写无不渗透着唐朝的时代特色,从中可以窥见唐朝女性的生活点滴,对于了解唐朝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此外,认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建设我国先进的性别文化,吸收传统性别文化的精华,剔除其文化糟粕,既是对女性的尊重,对平等的追求,对文明的认知,也是对传统的尊重,对现时的负责,对未来的遗留。 本文选择女性形象中的一个即思妇形象来做为研究对象。思妇形象自在《诗经》里面出现,在以后的岁月里一直延绵不绝,在两汉乐府诗和《古诗十九首》里也有所发展,到了唐代,思妇形象逐渐丰富起来,几乎每个大诗人的作品中都有思妇形象,其艺术手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文着重讨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本文按照思妇的身份将其分类,有征人妇、商人妇,游子妇等。对于唐诗中主要的三个思妇类型及其心理特点做了简要的描述,使读者横向上对唐诗中思妇形象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本文按照唐诗的四分法,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间顺序,把思妇形象在整个唐代的发展流变做了简要的描述,使读者在从纵向上对唐诗中的思妇形象发展流变有个大致的了解。其后,笔者分析总结了唐诗中塑造思妇形象的艺术手法,主要有运用多种意象(如征衣、月亮和梦)、情和景的巧妙结合和大量使用代言等。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类型众多,刻画丰满,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这对于我们研究唐诗的艺术魅力、了解唐朝的社会生活和提高女性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思妇"的定义、源流及其研究概况7-10
  • (一) "思妇"概念的界定7-9
  • (二) 思妇形象的源流9-10
  • (三) 唐诗思妇形象的研究现状10
  • 二、唐诗中的"思妇"形象类型10-18
  • (一) 征人妇10-14
  • (二) 商人妇14-16
  • (三) 游子妇16-18
  • 三、唐诗中的"思妇"形象个案分析18-29
  • (一) 初唐诗歌中的"思妇"形象简述——以王若虚诗歌为个案18-19
  • (二) 盛唐诗歌中的"思妇"形象——以李白的诗歌为个案19-23
  • 1、数量庞大、形象众多、身份全面19-20
  • 2、外柔内刚、意气昂扬20-21
  • 3、大胆反对礼教,追求合理的人性需求21-22
  • 4、对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平等对话22-23
  • (三) 中唐诗歌中的"思妇"形象——以白居易诗歌为个案23-27
  • 1、关注女性政治地位24-25
  • 2、慨叹盛年不再、韶华易逝25-26
  • 3、征人妇形象突出26-27
  • (四) 晚唐诗歌中的"思妇"形象——以杜牧诗歌为个案27-29
  • 1、寄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27-28
  • 2、对末世的感慨28
  • 3、身份模糊、寓意深远28-29
  • 四、唐诗中的"思妇"形象的艺术特征29-34
  • (一) 运用多种意象29-32
  • 1、征衣30
  • 2、月亮30-32
  • 3、梦32
  • (二) 情和景的巧妙结合32-33
  • (三) 大量使用代言33-34
  • 五、结语34-36
  • 参考文献36-38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38-39
  • 致谢39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民善;中韩闺怨诗比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旗;;唐代闺怨诗传播发展轨迹略论[J];东南传播;2008年11期

    2 徐蔚;唐代闺怨诗三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6年03期

    3 王颖;《诗经》思妇诗艺术技巧举隅——析《卷耳》《伯兮》《君子于役》[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4 杨义;李白代言体诗的心理机制(一)[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萧月贤;《诗经》思妇诗的艺术构思[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6 朱大银;“砧”与中国古代捣衣诗及思妇诗[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刘国强;《诗经》中的思妇诗简论[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刘洁;论唐代宫怨诗与闺怨诗的幽怨美[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马睿;无我之“我”——对中国古典抒情诗中代言体现象的女性主义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王力坚;李煜思妇词探讨——兼论李煜的中期创作[J];学习与探索;1999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3 张崇琛;;中西交通视野下的《聊斋》狐狸精形象——从《聊斋》中狐狸精的“籍贯”说起[J];蒲松龄研究;2008年03期

    4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5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6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7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8 陈磊;;李商隐诗文宗韩说辨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张金铣,赵建玲;唐末清口之战及其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10 鲍恒;词体与词体学略论——词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竞昊;;明朝前期济宁崛起的历史背景和区域环境述略[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徐培富;初广永;;试论苏轼对密州文化的贡献与影响[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东卷)[C];2012年

    4 刘浏;;《才调集》无名氏诗考辨[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陶世龙;李鄂荣;;地质思想在古代中国之萌芽[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6 梁青;;《新撰万叶集》中和歌与汉诗的对应——以主题为中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宋坤;;新出唐冀州留后官李方简墓志考释[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9 胡平;;略述中唐名将田神功之事迹[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10 徐婵菲;姚智远;;汉墓画像神话人物的图像作用及丧葬意义[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刘传宝;唐代工笔人物画中男子冠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博;唐代艺伎与唐声诗的传播[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璐璐;论1919-1920年《晨报副刊》对女性问题的讨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崔懿晟;清代理藩院及其立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芦翠;东周时期齐国女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惠;嫦娥形象的生成和演变[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起方;试析古诗中的妇女形象[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2 全永根;高艳;;中、韩、日三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的表现及其异同[J];东南亚研究;2007年03期

    3 徐蔚;唐代闺怨诗三题[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6年03期

    4 涂昊;《花间集》中的月亮意象[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1995年05期

    5 任晓丽,梁利;朝鲜古典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王绪东;;中国古代闺怨诗述略[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青平;男性文化与古代闺怨诗、宫怨诗[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马睿;无我之“我”——对中国古典抒情诗中代言体现象的女性主义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9 朴忠禄;佛教文化对朝鲜诗歌文学的影响[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红;唐代闺怨诗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2 刘红旗;唐代闺怨诗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晖;唐诗“捣衣”事象源流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赵雨;《诗经》与夏商周村社文化[J];商丘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3 童若雯;火焰考古:中国女性文学传统源起与疑难[J];中国文化;1997年Z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丽;思妇诗中的中国文化——浅析《诗经》思妇诗[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刘国强;《诗经》中的思妇诗简论[J];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邓启华;离愁别恨思悠悠——《诗经》思妇诗试说[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1期

    4 刘淑丽;;徐幹笔下的思妇形象及文人自觉的代言体创作[J];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02期

    5 苏燕平;;静止的画面,深埋的悲剧——析《青青河畔草》[J];作家;2008年24期

    6 王光浒;略谈陈子昂在唐诗繁荣史上的功绩[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7 王子月;唐诗和译(四)[J];日语知识;1997年04期

    8 岐思明;略论唐诗的意境美[J];新闻出版交流;1997年02期

    9 张典姊;;唐诗是神龛[J];中华散文;1997年03期

    10 周笃文!北京,洪允息!北京;《青春》,一首扑朔迷离的仿唐诗──关于“世纪之谜”的新解读[J];紫金岁月;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维诚;;从唐诗中体会住宅风水[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匡海波;陈小荷;;唐诗文本自动分类的算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袁行霈;;唐诗风神[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杨春霖;李思敬;;唐诗新诂[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5 高桥忠彦;;从唐诗看唐代的茶与佛教[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6 石云涛;莫丽芸;;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张国宁;;唐诗与西安旅游[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9 段文耀;;唐诗中的西域乐舞[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10 何金铭;;西安应该有个唐诗博物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王蒙;[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胡晓明;[N];解放日报;2004年

    4 陈侣白;[N];音乐周报;2008年

    5 叶隽;[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罗晓晴;[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吕士君;[N];中国旅游报;2001年

    8 美绒;[N];房地产时报;2004年

    9 韩结根;[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陶文鹏 赵建梅;[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冉旭;《唐音统签》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蕾;《玉台新咏》论稿[D];河北大学;2004年

    4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5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朱大银;唐代论诗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冰郁;唐诗异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展东;“张籍王建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何蕾;唐代文人与法律[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海迪;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晓霞;唐代乐伎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毕伟玉;李攀龙唐诗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旭珍;唐代胡笳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王小辉;论唐诗英译中语用预设的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丽;唐诗翻译研究:翻译理论、技巧、实践[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李贝贝;《诗经》思妇诗与弃妇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亚威;[D];郑州大学;2000年

    9 李林波;唐诗中典故的英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洁;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唐诗隐喻翻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论唐诗中的思妇形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81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e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