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与走出:论贾平凹对传统的现代转换
本文选题:汪曾祺 + 赵树理 ; 参考:《小说评论》2017年02期
【摘要】:正中国现当代文学有两种作家的存在,这两者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一种作家创作更贴近西方文学,例如茅盾、鲁迅、巴金,他们与西方文学渊源更密切;另一种作家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更密切,例如沈从文、赵树理、汪曾祺、贾平凹。两者其实都面临着双重影响焦虑,他们必须在一个坐标系中展开文学创作,所谓的坐标系就是我们
[Abstract]:There are two kinds of writers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s obvious. One is that writers are more close to western literature, such as Mao Dun, Lu Xun, Ba Jin, and they are more closely related to western literature. Another type of writer is mo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Chinese native literary traditions, such as Shen Congwen, Zhao Shuli, Wang Cengqi, Jia Pingao. In fact, both of them are faced with double influence anxiety. They must develop their literary creation in a coordinate system. The so-called coordinate system is us.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曙红;《论汪曾祺的“随遇而安”》(硕士学位论文)[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01期
2 陈军;谨严笃实 平和冲淡──评《汪曾祺传》[J];中国图书评论;2001年12期
3 陈海英;人间至爱者——论汪曾祺[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刘明;汪曾祺散文创作的民间性阐释[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姜韬;汪曾祺梨园小说初探[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6 赵瑞洁;浅议汪曾祺作品的心理蕴涵性[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仕永波;汪曾祺的散文观探析[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8 汪修荣;;《人间草木》再现永远的汪曾祺[J];全国新书目;2005年05期
9 ;汪曾祺说阿城小说《棋王》[J];名作欣赏;2005年01期
10 师力斌;恐怖中的情致——读汪曾祺的散文《跑警报》[J];语文建设;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季红真;;论汪曾祺人文精神的血脉源流——《汪曾祺论》第一章[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2 杨鼎川;;汪曾祺40年代两种不同调子的小说[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张新颖;;沈从文谈汪曾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4 夏元明;;一源三水:《桥》、《边城》、《受戒》比较略论[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超然 绥化学院教授、燕山大学兼职教授;汪曾祺“人间送小温”的文化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杨红莉;汪曾祺“改写”的意义[N];文艺报;2004年
3 虞金星;老舍与汪曾祺:一颜百年知[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陆建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N];文学报;2010年
5 汪修荣;永远的汪曾祺[N];光明日报;2005年
6 丁帆 翟业军;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读札[N];文艺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楚楚 凌鹏 聂超 王鹏;于社会有益 于人心有补[N];扬州日报;2010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杨早;汪汪地向前流去[N];深圳商报;2012年
9 肖朴;汪曾祺的题画诗[N];青海日报;2001年
10 王山;江苏高邮举行“永远的汪老”系列活动[N];文艺报;2007年
,本文编号:1946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194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