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段_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pdf
本文关键词: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 姓名:韩勤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文艺学 指导教师:张利群 座机电话号码 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
研究生:韩勤 导师:张利群 学科专业:文艺学
研究方向:古代文论 年级:2004 级 内容摘要 作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在其长达六百年的历史中,因
成熟而近乎完美的外观表现形式和内在艺术韵旨而获得了“雅部”之美名,与“花
部”相对,并对现存几乎各大剧种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以至被尊称为“百
戏之母”。简单回顾其历史,可以发现,昆曲艺术经历了“委婉清扬”原生态阶
段、革新阶段、独霸戏坛的繁荣阶段以及曲高和寡的昆曲衰落阶段。昆曲作为一
门综合性表演艺术可分为五个子系统:声腔系统、伴奏系统、曲调系统及表演系
统和文本创作系统。 昆曲在具备传统戏剧写意性特性的同时,带有浓厚的唯美化特征。由于写意
这个概念最早是用于绘画领域并且一直用于阐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特征,从而在
理解、阐释和运用过程中产生内涵模糊、外延扩大和使用混杂的情况,因此对于
写意内涵进行梳理与廓清对于理解昆曲写意观大有裨益。综合考察,出自传统画
诀的写意注重的是神似而不求形似,即“离形得似”。在文学创作中的写意则是 “得意忘言”、“言外之意”,讲究内容意义而不注重外表形式。这个不求外似并
不是不讲形式,而是不讲求外形与外貌的外在相似性,但却要求通过神似意会的
形式意味反映出内在含蕴与意旨。从这个角度讲,写意又是最讲究形式的。因为
它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表达内旨的形式。因此这样一种形式是眼,是
本文关键词:论昆曲写意性的唯美化特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42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4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