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中的死亡问题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大学》 2007年
《存在与时间》中的死亡问题
刘轶飚
【摘要】: 海德格尔的名著《存在与时间》所开辟的哲学领域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在本体论、现象学、解释学、批判现实主义上给人们以启示而且在时间、艺术、真理等方面也都有其独特的思考。海德格尔不愿把自己作品称为“著作”,而是称为“路”,即在思索之“路”上所作的探索和尝试。《存在与时间》自然也属于对思想之路的探索和尝试。尽管它具有残篇的性质,但这部著作在西方现代哲学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我甚至认为,如果要了解现代西方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是必读的著作。而要了解海德格尔哲学,《存在与时间》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路标,同时也是我们进入海氏哲学所不能回避的著作。这本书思想极深刻,内容也极丰富,,解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种奢望,更确切地说只能写一些感受罢了。由于对本书的喜爱,以致我不仅一次地阅读,而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甚至有想说点什么的冲动。不知道自己是走在通往林中空地的捷径上,还是在走弯路,甚或就連方向都错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在努力面向事情本身。不确定的是,这路途有多遥远?也许我将永远跋涉在途中。 对该书,我选择了死亡作为切入点,这是一个新的角度。关于死亡的思考是《存在与时间》中最富魅力,最富启发性的章节之一。同时死亡在该书中所占有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是极为独特的。死亡是在第二篇开篇才提出的,这个问题不仅是对前面问题的承接,同时也开启了下面的最为关键的问题:时间性。 我们知道,此在作为能在始终处在去存在的过程之中,此在它存在一天就是未完成的或不完整的。因而如果将此在这种“能在”的存在者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此在因死亡而终结其能在而成为一个整体—死亡作为生存的界限,将生存限制为一个有限的整体。 对此在进行了生存论的分析之后实际上面临着两个问题:其一,作为能在的此在如何整体能在?我们将此在在世的结构整体的“整体性”规定为操心,但也只是摆明了非本真性,正是因为“面对死亡”才能使此在摆脱沉沦状态而本真地在世。其二,此在如何能够本真地能在?回答,死亡。在海德格尔的描述中,从良知到决断,说出来的是此在的本真的向死而在,即本真的能在。而这同时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即时间性。这是本书最难的一部分,是我论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我力争有所突破的地方。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516.54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朝都;人生在世—对于《存在与时间》此在、存在与世界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杨菊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汝伦;论海德格尔哲学的起点[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孙周兴;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低沉的情绪?——海德格尔对哲学基本情绪的存在历史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3 王恒;海德格尔时间性的缘起[J];江海学刊;2005年06期
4 余平;海德格尔的良知之思[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余平;论海德格尔的死亡本体论及其阐释学意义[J];哲学研究;1995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钱广华;;走出黑格尔体系的迷宫——一个另类的解读[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孙显元;;芝诺悖论中的逻辑和形而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窦晓光;浅析邓小平关于时间的看法[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徐庆年;青年钱钟书与西方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6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刘俊香;光的启示——谈“能被理解的存在是语言”[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9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王永茂;论鲁迅的进化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秀;;现代化及其背反——论道德困境产生的根源[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黄时进;刘晓华;王约;刘小玲;;基于以能力为导向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首次正式调查——2010上海卢市湾区公众科学素质调查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论坛暨第十八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邓俭;;自我生存之“无”的突破——解读《野草》中的存在之思[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帅;;比较孔子的“忧”与海德格尔的“忧”及在教育上的现实意义[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袁张帆;;海德格尔存在论的语言观对思想政治教育语言的启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吴虹;;技术创新的社会政治引领与控制问题研究[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9 吴国林;庞中元;黄灵玉;;计算机的现象学初探[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秦健;;对克隆技术的异议及传统伦理应有的宽容性[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汉生;英国都铎王朝的语言与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石实;隐秘的参与[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柏久之;“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与中美关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崔鲮丽;中国古典诗词时间审美感悟的三种境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凌;现代社会的困境与救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威;场域视角下的抽象绘画与具象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费璇;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友峰;论审美经验中的“距离”问题[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邓晓臻;;海德格尔的“此在”范畴——基于马克思文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徐峰;过尽千帆皆不是——唐宋艳词中女性等待现象透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刘文斌;;海德格尔“此在”的基本性质[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李金坤;《风》《骚》“弃妇情结”探论——以《氓》、《谷风》、《柏舟》与《离骚》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4年06期
6 高政锐;《古诗十九首》的时空意识[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9期
7 孙烨;陈可培;;中西方古代生死观之比较及其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J];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8 李涛;;距离产生美——《诗经·秦风·蒹葭》的审美生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居森林;实用理性·乐感文化·巫史传统——评李泽厚《历史本体论》[J];长江论坛;2003年04期
10 谢昌蓉;;中国传统女性伦理之价值取向[J];昌吉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蒋邦芹;世界的构造[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淑静;柏格森的时间理论[D];河南大学;2003年
4 石碧球;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之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蒋邦芹;此在·世界·存在[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孙董霞;候人母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吴保传;先秦儒道时间观念史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王晶晶;现代人及其精神困境[D];苏州大学;2007年
9 秦志娟;透视唐代文人闺怨诗的等待现象[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谈燕;论对孤独存在的审美关怀[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松峰;《存在与时间》新解——以“命运”为视角[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王炎;对于“流俗时间领悟”的领悟──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学习札记[J];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3 张旭;《存在与时间》的方法、内容和叙事[J];江海学刊;2004年01期
4 寇鹏程;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三重困境[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戴黎;浅谈此在的在世方式[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张一兵;;海德格尔说海德格尔——一种关于海德格尔自述的构境论研究[J];江海学刊;2011年04期
7 鲍克伟;;论《存在与时间》中世界现象的三个维度[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8 郑争文;;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世界性”及其现象学启示[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孙冠臣;;论《存在与时间》中此在的先验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张汝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没有完成?[J];世界哲学;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倪梁康;;海德格尔思想的佛学因缘[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2 燕宏远;;“Dasein”的多义和歧用之新探[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庆节;;现代性问题的形上学根源:海德格论“物”[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部分论文[C];2004年
4 马尔库塞;李杨;;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5 师庭雄;;思索的重负——关于时间与存在的思考[A];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年会年会暨西方技术文化与后现代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韩连庆;;现象学与计算机设计、人工智能[A];“工程科技论坛”暨首届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工程哲学委员会学术年会工程哲学与科学发展观论文集[C];2004年
7 陶富源;汪盛玉;;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海德格尔生存论批判[A];新中国人学理路——第十一届全国人学研讨会文集[C];2009年
8 李杨;;具体性的追寻——读马尔库塞《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论稿》[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元尚;[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元尚;[N];中国邮政报;2003年
3 江风;[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4 丁三东;[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严搏非 上海季风书园;[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6 胡彦;[N];云南日报;2000年
7 金寿铁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初;《存在与时间》前38节解读[D];浙江大学;2010年
2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与时——间性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江向东;对时间性问题之叙事解说——保罗·利科《时间与叙事》中的时间性问题[D];复旦大学;2003年
4 朱海斌;海德格尔前期思想中的逻辑问题[D];浙江大学;2012年
5 张培;海德格尔与实践哲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斯然;《存在与时间》<导论>解读[D];湘潭大学;2011年
2 张高宇;《存在与时间》中的“此在”的分析与阐释[D];西南大学;2012年
3 杨胜显;《存在与时间》阐释进路的内在困境[D];湘潭大学;2012年
4 胡朝都;人生在世—对于《存在与时间》此在、存在与世界的探索[D];吉林大学;2012年
5 吴霞;论《存在与时间》中的异化思想[D];辽宁大学;2013年
6 黄自立;《存在与时间》导言之通俗化解读[D];湘潭大学;2013年
7 谢裕伟;存在问题作为存在意义问题[D];南京大学;2013年
8 李国涛;论海德格尔的“世界”概念[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叶子犀;海德格尔初期存在问题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宋蕊;海德格尔存在论与主体论关系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69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6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