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对乡土中国文化转型的思想认知及其形象谱系
本文选题:乡土中国 + 思想认知 ; 参考:《南方文坛》2017年06期
【摘要】:正乡土中国以其历史的悠久性、文明的成熟性和文化的深刻性成为人类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地球空间中区域影响最大、存续性最久、最具有独特精神品质的文化大国。毫无疑问,乡土中国曾经创造出地球上属于全人类的最璀璨的文明。但是,曾几何时,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开始衰落了。近代以来的乡土中国遭受一系列的失败,这让无数仁人志士苦恼不已、苦闷不已、困惑不已:为什么一个GDP全球第一的经济大国失败了,为什么一个文化无比灿烂的文
[Abstract]:Due to its long history, the maturity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profundity of culture, China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most unique spirit of the cultural countr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native China has created the most brilliant civilization on earth that belongs to all mankind. But once upon a time, an ancient civilization began to decline. Since modern times, the local China has suffered a series of failures, which has caused countless people with lofty ideals to be troubled, depressed and confused: why a big economic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GDP in the world has failed, why is a culture incomparably brilliant?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乡土中国文化重建与农民形象审美嬗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编号:12BZW114
【分类号】:I2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海东;;如何面对乡土中国?[J];全国新书目;2009年01期
2 何怀宏;;从乡土中国到都市中国[J];读者(原创版);2010年10期
3 巴岸;;世纪歌手·献给乡土中国[J];长江文艺;1998年05期
4 骆一禾;;麦地——致乡土中国[J];诗刊;2000年08期
5 仝志辉;;新乡土中国研究随笔(之二)[J];博览群书;2003年10期
6 范家进;;压抑与疏导:新时期之初小说中的乡土中国形象[J];浙江学刊;2010年06期
7 孟繁华;吴丽艳;;不确定性与作家的历史观——当下乡土中国的三种叙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周新民;;《农历》:回归“乡土中国”的叙事[J];文学教育(上);2011年10期
9 柳已青;;照亮乡土中国的痛楚与创伤[J];环境经济;2012年Z1期
10 梁鸿;;乡土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伦理学——论《土地的黄昏》[J];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灵焚;;乡土中国的灵魂叙事——《鹅塘村纪事》阅读印象[A];徐俊国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叶雷;阳光、味蕾与乡土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路浩天;屹立在乡土中国的道德丰碑[N];光明日报;2012年
3 雷达;一首乡土中国的风俗诗[N];文艺报;2012年
4 吴义勤;从“受难者”到“大写的人”[N];文艺报;2012年
5 陈晓明;乡土中国与后现代的鬼火[N];文艺报;2004年
6 周劭馨;乡土中国的文化书写[N];文艺报;2010年
7 张颐武;凶悍地透视乡土中国[N];江淮时报;2006年
8 张翼;漫谈《中国地》的人物塑造[N];文艺报;2011年
9 李丹梦;“非虚构”的“中国”[N];文学报;2011年
10 刘構;专家学者研讨乡土中国发展的文学景象[N];文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志伟;“乡土中国”的再发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傅异星;多样现代性追求与乡土中国的悲悯书写[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青兰;乡土中国的生存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2 张丽;新时期文学中“乡土中国”形象的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恒伟;“乡土中国”的道德困境[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4 罗先海;现代性视域下乡土中国的当代图景[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8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098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