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研究方法有哪些_《西北大学》2011年博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封禅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西北大学》 2011年
唐代登高诗研究
邱晓
【摘要】:“登高”起源于原始巫术和宗教中的仪式活动,它对于中国诗歌有发生学的意义,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有深刻的原型意义,这些精神积淀在唐代登高诗中有或隐或现的表现。结合唐代登高诗的创作主体和表现主体来看,“高处”对于中国古代帝王、士人、道教徒、佛教徒来说都有“神圣空间”的文化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唐代登高诗的表现主题可以被划分成三个主要类型: 一,帝王(国)的尊严。唐代登高诗对帝王(国)尊严主题的表现主要表现在祭祀、封禅等场合下产生的登高诗,有帝王参加的宴游活动中的楼台宴饮诗、应制诗、登游唱和诗,京城诗、宫殿建筑诗,高山诗(华山诗)等四个方面。 二,士人的责任感。士人是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士人的原型与原始时期的“巫”有关。巫的牺牲精神遗传到士人身上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这在唐代登高诗中有集中地体现,其中,又以杜甫的登高诗最具典型意义。杜甫的登高诗在思想精神上显现出强烈的天下意识,在艺术上创造出一种垂直性的知觉结构。 三,佛、道文化的弃世思想。由于佛道文化的内在精神是出世思想,所以受佛道两教思想文化渗透的唐代登高诗中往往表现出出世的思想;“弃世”成为这类登高诗共同的主题。具体来说,唐代登高诗对道教弃世主题的表现又可分为修道求仙型、生活逍遥型、愤激批判型三种类型。唐代登高诗对佛教出世思想的表现,贯穿着佛教的“醒悟”结构,登高的过程就是“醒悟”的过程。 此外,“中央—高处”对于中国人的时空观念也有发生学的意义,古人的时空观天然地与高处联系在一起。唐代登高诗的空间意识集中表现为唐代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对人生在世的孤独感的深刻体验;唐代登高诗的时间意识集中体现为对生命意识、死亡意识和历史意识的敏感。 总之,登高诗是唐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题材类型,它是早期中华文化的原型以象征的形式在艺术中的积淀,研究唐代登高诗不但对于理解唐诗艺术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心理结构具有极大的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207.2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文忠;;一个母题的诞生与旅行——古代登高诗境的生命进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钱志熙;;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杨福瑞;;试论巫觋集团在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神权地位[J];北方文物;2010年01期
4 郑临川;;论陈子昂《登幽州台歌》[J];南充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5 李园;;浅析登高母题发生期之特征——兼论楼台亭阁对于登高母题的影响[J];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高蓬洲;;“浑沌凿窍”看芳姿——《登幽州台歌》辨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3期
7 陈志华;曾斌;;停不了的旅人情结——《登高》艺术价值形成机制新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姜晓红;;文人登高的美感分析[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岳德良;;南宋登高词创作缘由论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马元龙;登高望远 心瘁神伤——兼论中国文人的生命意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刚;杜甫登高诗及其人文底蕴[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2年
2 刘成荣;中古封禅文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晓芳;封禅文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4 侯艳;唐前封禅文献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5 张军;初唐“帝京篇”与长安诗语意象的文化释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蕴华;佛教中“摩登伽女”原型与《聊斋志异·乐仲》篇之渊源探讨[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3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4 尹祚鹏;;浅议《聊斋志异》三教合一的天道观[J];蒲松龄研究;2007年01期
5 吴琼;;《聊斋志异》同篇双女情节及其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6 张伟丽;;论蒲松龄纪昀小说创作心理相同点[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7 徐文蕾;;《聊斋志异》侠义主题论[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8 韦乐;;狐妻故事中的才狐故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9 赵庆超;;人鬼恋的审美转换与艺术创新——关于聊斋小说《聂小倩》四次香港电影改编的探究[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10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4 杨志文;谢作诗;;无悲剧的公地制度——对哈丁模型的扩展及其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宫睿;;作为理性的批判的“启蒙”——对康德“启蒙”思想的一个阐释[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上)[C];2011年
6 宋国庆;;论北朝民歌创作的继承性——与汉代北方民歌之比较[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汪树东;;“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一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为例[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代峰;;论康德的尊严观[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陶锋;;丑与美的变奏——阿多诺论现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2011年)[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娄飞;河南山林式佛教寺庙园林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党荣;室内外空间环境的融合与统一[D];河北大学;2009年
4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6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7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园园;论戴望舒诗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接受[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志熙;;赋体起源考——关于“升高能赋”、“瞍赋”的具体所指[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袁行霈;百年徘徊──初唐诗歌的创作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3 蒋重跃;说“禅”及其反映的王朝更替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邓魁英;杜甫的穷儒意识与诗歌创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5 王晖;论周代天神性质与山岳崇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冯时;红山文化三坏石坛的天文学研究——兼论中国最早的圜丘与方丘[J];北方文物;1993年01期
7 井中伟;我国史前祭祀遗迹初探[J];北方文物;2002年02期
8 方殿春,刘晓鸿;辽宁阜新县胡头沟红山文化积石冢的再一次调查与发掘[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9 侯立兵;都邑赋:传统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蒋先伟;试说杜甫三首望岳诗[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祝良文;初唐宫廷诗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D];陕西师范大学;199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南宝新;汉魏六朝京都赋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2 冯莉;汉魏京都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张申平;初唐诗人生命意识和诗歌创作[D];清华大学;2005年
4 刘海霞;京都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岳川;杜甫诗歌的意境美[J];江汉论坛;1983年12期
2 顾伟列;;《杜甫研究》自学指要[J];中文自修;1996年01期
3 秦昕;略谈杜甫诗歌对韦庄的影响[J];四川文物;2000年03期
4 胡可先;唐以后杜甫研究的热点问题[J];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03期
5 李少君;;人情世故皆诗歌——读卢卫平的诗[J];诗刊;2007年22期
6 杨云峰;杨亚梅;;儒家文化人格的艺术塑造——简论新编秦腔古装剧《杜甫》的艺术定位[J];当代戏剧;2008年05期
7 龚贤;;杜甫诗歌的当代解读[J];写作;2009年17期
8 郑颖娜;;杜甫诗歌情感教育因素探微[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年10期
9 林业明;杜甫诗歌的用典艺术[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10 丘良任;;杜甫诗歌所表现的真、善、美[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Z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宛小平;;简论方东美宗白华时空意识与西方时空意识的异同——兼论方宗俩先生以时空为形而上的艺术哲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张士闪;;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朱振华;;淄河地区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孟姜女传说[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国明;;网络心理环境与网络心理障碍[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健;;民间信仰与明清江南的经济、社会空间:以苏松为中心[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6 袁济喜;;论梁任公的古典情怀[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7 陈鸾凤;;日本在台殖民时期之神道发展与神社之空间分布初探[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朱存明;;论汉画像宇宙象征主义图式及其美学意义[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丽;;《说文解字注》“王砅”当为“王冰”[A];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古文分会成立30周年暨第二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吴琼;;唐代美学范畴之——王维“默语说”[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安顺西秀区杨武中学 朱光远;[N];学知报;2011年
2 记者 邓凯;[N];光明日报;2001年
3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 杨景龙;[N];光明日报;2008年
4 刘旭光;[N];中国教育报;2005年
5 市公安局特勤支队支队长 郭克广;[N];新乡日报;2005年
6 陈太胜;[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沈雪松;[N];桂林日报;2010年
8 雷抒雁;[N];文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石一宁;[N];文艺报;2006年
10 驻四川记者 干德明;[N];中国文化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晓;唐代登高诗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辛晓娟;杜甫七言歌行艺术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3 孙玉霞;丁茶山与杜甫诗歌创作的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淑娟;中国古典诗歌俄传史论[D];南开大学;2013年
5 杨国荣;唐代组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周非非;杜甫排律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鲁红霞;阎连科小说修辞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何书岚;中国诗学中的人权思想资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仲瑶;庾信在唐代诗坛的接受[D];北京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金亮;杜甫诗歌的时空意识与表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薛淑芳;杜甫诗歌隐喻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3 田馨;杜甫在朝诗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彭艳芳;杜甫两湖诗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石月清;杜甫涉医涉药诗歌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6 张学鹏;杜甫论书诗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任治春;试论杜甫的放浪狂歌[D];安徽大学;2011年
8 李祥鹏;杜甫“行诗”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谭莹;杜甫长安十年的生活与创作[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岳海姗;杜甫饮食题材诗歌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封禅文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9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2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