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凉山彝族社会流动中的文学想象
[Abstract]:The social problems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In 1980s, the imagination of Yi community only existed and built in the production of Yi literature in the new period.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Yi people in Liangshan area, the writing of workers and the remaking of the community in the sense of sociology have broken the boundary between literature and real society. In this paper, the background of Yi literary creation, the emergence of the working-class and the community imagination and reality of intellectuals are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dilemma and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in the face of modernity from the cross-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作者单位】: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基金】: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时期少数民族汉语诗歌流变研究”(项目编号:15CZW058) 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当代凉山彝族汉语诗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YZWH1604) 2016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新时期广州多民族文学与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研究”(项目编号:2016GZQN21)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国景;论50至70年代农业合作化小说的文学想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谢友鄞;乡村水缸和文学想象(外一篇)[J];文学自由谈;2005年05期
3 徐肖楠;施军;;喧哗平庸中沦落的文学想象[J];作品;2006年11期
4 张才刚;;数字化语境中文学想象的张力与边界[J];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01期
5 封秋昌;;文学想象与作家素质——《长城》“文学与想象力”栏目作品观感[J];长城;1998年05期
6 陈平原;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五方杂处”说北京之五[J];北京观察;2004年05期
7 虞非;;浅谈文学创作中的文学想象[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8 李洪华;;都市的“风景线”与“狐步舞”———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公共空间与现代派的文学想象[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9 徐国源;邹欣星;;中国现代“民间”的文学想象与异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王红;;误读“中国形象”的启示——读姜智芹著《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所想到的[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高小康;;文学想象与文化群落的身份冲突[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3 戴冠青;李小斌;;在文学想象中演绎闽南文化心理——对闽南民间故事的一种研究[A];中华文化与地域文化研究——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20年论文选集[第三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 李雪;文学想象与中国形象[N];光明日报;2013年
2 李敬泽;中国文学想象的重要源头[N];文艺报;2011年
3 汪杨;《农民工》:文学想象与现实勇气[N];人民日报;2011年
4 霍俊明;地方性知识和文学想象[N];文艺报;2012年
5 程光炜;跨世纪的文学想象[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柱林;“一体化”/“差距”时代的文学想象[D];上海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虹;乡下人进城:中西部农民向沿海都市迁移的文学想象[D];扬州大学;2007年
2 王兴;时代当下的主体性文学想象[D];河南大学;2008年
3 马征;山东文化形象的文学想象与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蔚;彝族“灰姑娘型”故事研究[D];贵州民族大学;2016年
5 龙佳兰;历史转型与自我塑型[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888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38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