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格萨尔》史诗的集体记忆及其现代性阐释

发布时间:2019-03-28 16:30
【摘要】:《格萨尔》史诗是藏族牧业文明的代表作,叙述的是关于部落的历史。本文认为,在《格萨尔》史诗产生的早期阶段,尚没有专司史诗演述活动的职业化艺人。作为一种集体记忆,其建构和传承由全体部落成员共同完成。职业或半职业化的《格萨尔》艺人的出现,当是后来藏族地区社会文化生态变迁的产物。集体记忆时代的《格萨尔》史诗,不仅呈现出从历史化向传说化和神话化过渡的文类特征,也具有集体记忆所承载的时空要素及其与群体传承的关联性等结构形态。
[Abstract]:Gesar Epic is the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ibetan animal husbandry civilization, which describes the history of tribes. In the early stage of Gesar epics, there are no professional entertainers who specialize in epic narrative activities. As a collective memory, its construction and inheritance is accomplished by all tribal members. The emergence of professional or semi-professional Gesar artists is the product of social and cultural ecological changes in Tibetan areas. The "Gesar" epic in the era of collective memory not only presents the gen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ition from historicalization to narration and mythology, but also has the space-time elements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group inherit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基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中国史诗学”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霞;藏文《格萨尔》精选本介绍[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01期

2 李连荣;我国早期《格萨尔》史诗学的理论建设[J];民族文学研究;2001年04期

3 曲成;雪域灵魂《格萨尔》[J];中国民族;2001年03期

4 朗吉;坚持唯物史观,深化《格萨尔》研究[J];西藏研究;2002年04期

5 曲志红;我国纪念世界史诗之王《格萨尔》千岁[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6 仓央拉姆;《格萨尔》音乐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1期

7 秋郎;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色达牧区文化[J];西藏艺术研究;2002年03期

8 杨义;;江河源文明的代表——《格萨尔》[J];群言;2002年03期

9 李连荣;传统与革命——中国《格萨尔》史诗学兴起之初的资料学建设[J];中国藏学;2002年04期

10 李连荣;简述《格萨尔》史诗在传统藏族社会中的发展[J];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治国;;民族文化“走出去”的翻译学解读——以活形态史诗《格萨尔》的译介为例[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2 角巴东珠;;略谈青海的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研究[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臧学运;;藏族《格萨尔》中朴素生态文化伦理的当代思考[A];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4民族文化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三大史诗《格萨尔》《玛纳斯》《江格尔》发掘整理出版[A];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全记录[C];2014年

5 贾木查;;简述《格萨(斯)尔》主人公名称及其生活原型(内容摘要)[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6 降边嘉措;;关于做好三大史诗翻译工作的思考[A];“史诗之光—辉映中国”——中国“三大史诗”传承与保护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提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彬 记者 刘铁军;《格萨尔》研究在西北民大[N];中国民族报;2003年

2 苑坚;中国保护《格萨尔》工作卓有成效[N];西部时报;2007年

3 通讯员 索南卓玛;第六届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格萨尔》史诗传统”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闻通报会在京召开[N];青海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艳 肖静芳 采访整理;《格萨尔》“神授”艺人:“神授”还是“人授”?[N];中国民族报;2011年

5 青海省文联;青海《格萨尔》工作十年回眸[N];中国艺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羿;用脚丈量布满《格萨尔》故事的大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马钧;青海·果洛《格萨尔》艺人成果展在京举行[N];果洛报;2012年

8 记者 朱羿;《格萨尔》学学术话语体系形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降边嘉措;一部活形态的伟大史诗《格萨尔》[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马效军;我省《格萨尔》研究独领风骚[N];甘肃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连荣;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元旦;藏族神话与《格萨尔》史诗比较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徐国宝;《格萨尔》与中华文化的多维向心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周爱明;《格萨尔》口头诗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华锐吉;《格萨尔》中的妇女社会地位问题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2 西道加;论《格萨尔》与仲、德乌、苯的关系[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才让当知;《格萨尔》史诗中英雄名称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4 才太吉;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5 乔莉莉;《格萨尔》之图腾文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6 郝亚静;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久美道杰;试论《格萨尔》史诗中的诅咒文化[D];西北民族大学;2013年

8 公保扎西;《格萨尔王传》唱词结构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9 仁青拉毛;《格萨尔》唱词与藏族道歌比较研究[D];青海民族大学;2016年

10 杨静;西藏媒介变迁与《格萨尔》史诗传播研究[D];西藏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449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449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