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东北沦陷区《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15 22:03

  本文关键词:东北沦陷区《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盛京时报》于1906年由日本人中岛真雄出资创办,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评价其为“东三省日人报纸之领袖”,日人报纸的创刊背景使其新闻主版显现出对日伪殖民者的依附与顺从。文学副刊《神皋杂俎》创立于1918年,主编为留日晚清贵族穆儒丐。该副刊上曾刊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见证了一系列文坛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文史研究价值。与新闻主版不同,《神皋杂俎》虽然在显性层面上表现为与新闻主版政治倾向的趋同,但在隐性层面则彰显出鲜明的文化“自律精神”以及“公共潜兴平台”的办刊旨趣。论文以《神皋杂俎》为研究对象,以重要历史事件的发生和日帝文艺政策的颁布为研究节点,将政治对文学的压制和文学对政治的回应这两方面作为研究重点,通过尽可能全面的原始资料的搜集整理,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样本的梳理,结合相关的社会语境,全面展现出《神皋杂俎》的办刊风格、思想立场、文学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反思,进而反映出沦陷时期东北现代文学的整体样态。论文共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目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归纳,并提出以往研究的成就与不足,从而确立文章的价值所在。第二部分为《神皋杂俎》的刊行语境:日据时期的东北社会与文化。这一部分主要探讨了《神皋杂俎》所置身的东北沦陷区的社会文化语境。首先系统地梳理出沦陷区时期日本殖民者所颁布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并概括出报纸媒介与文化传播的渊源,进而得出东北沦陷时期报纸副刊担当重要文学载体的原因。第三部分为《神皋杂俎》的思想立场:日伪官方外衣下文化“自律精神”的显现。这一部分通过阐释《盛京时报》新闻主版作为政治符号而存在的事实,进而总结出副刊《神皋杂俎》在一些特殊政治时期对新闻主版有所附,以求长期刊行来实现发展东北沦陷区文学的实质。第四部分为《神皋杂俎》的办刊风格:新风旧习交杂大众趣味至上。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神皋杂俎》主编穆儒丐的生平经历以及这种经历对其编辑理念、编辑方针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主编的满清旗人出身与留日经历,以及这种双重背景导致其对新旧文化兼爱共享的文学态度,从而总结出《神皋杂俎》在编辑理念上显现出新旧交杂的特点,在编辑方针上呈现出为公共遣兴平台的原则。第五部分为《神皋杂俎》的文学图景:异色统治下文学样态的多种呈现。这一部分为文章探讨的重点,主要将东北沦陷时期的《神皋杂俎》分成三个时间段,第一时间段为1931至1937年,探讨了日本殖民统治初期为了在舆论上造势而导致的副刊文学的短暂繁荣,体现为对五四精神追随与呼应。第二时间段为1937至1941年,研究了《神皋杂俎》是如何在外部文艺政策的冲击下而在文学方面显现出衰微之势,在创作中呈现出一种日常化的倾向。第三个时间段为1941至1944年,着重探究了《神皋杂俎》是如何在日伪统治者针对性的新闻出版措施压制下最终走向灭亡,具体表现为文学沦落为宣传战事的工具,而附逆文学也开始呈现报端。第六部分为《神皋杂俎》的文化反思:在民族存亡的危机中艰难挣扎。这一部分主要从文人心态、文学境遇、文化价值这三方面进行反思,从而得出东北沦陷区作家在创作心态上呈现出“言”与“不言”之间的特点;在文学境遇中体现出游移于“日常生活”与“永久人性”的特质;在文化价值上展现出东北地域与东北沦陷区时代的共鸣。论文以东北沦陷时期的《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为对象展开研究论述,但最终旨向是以《神皋杂俎》为依托重新构筑中国现代文学的一角。这种对于特殊历史、特殊地域的文学副刊的研究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关照了现代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更重要的是为现代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回归文本主体、回归历史现场的新方法。
【关键词】:东北沦陷区 《盛京时报》 《神皋杂俎》 文化反思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39.29;I206.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4
  • 0.1 研究对象10
  • 0.2 研究现状10-12
  • 0.3 研究意义与方法12-14
  • 1 《神皋杂俎》的刊行语境:日据时期的东北社会与文化14-21
  • 1.1 日伪殖民野心:满洲傀儡“独立国”的建立14-17
  • 1.1.1 “去中国化”的政治策略与《满洲国经济建设纲要》的炮制15-16
  • 1.1.2 “协和会”的文化把控与奴化教育的实施16-17
  • 1.2 “报端文艺”:东北沦陷区文学使命的承担17-21
  • 1.2.1 东北沦陷区现代文学与现代传媒的和谐共生17-19
  • 1.2.2 文学副刊地位:“满洲的文坛,是建设在新闻纸上的”19-21
  • 2 《神皋杂俎》的思想立场:日伪官方外衣下文化“自律精神”的显现21-26
  • 2.1 新闻主版《盛京时报》:日伪殖民统治的宣传工具21-22
  • 2.2 副刊《神皋杂俎》:显性的政治倾向的趋同22-23
  • 2.3 副刊《神皋杂俎》:隐性的文化“自律精神”的追求23-26
  • 3 《神皋杂俎》的办刊风格:新风旧习交杂大众趣味至上26-37
  • 3.1 主编穆儒丐:新文化背景下的末世贵族26-29
  • 3.1.1 旗人出身与传统文化的熏陶26-27
  • 3.1.2 留日经历与新文化的接受27-28
  • 3.1.3 出走关外与文学理想的寄托28-29
  • 3.2 编辑理念:传统文化的复古与现代文学的提倡29-32
  • 3.2.1 古典精粹的守成:考据研究与传统戏曲的推介30-31
  • 3.2.2 文坛新风的引领:白话文学的提倡31-32
  • 3.3 编辑方针:“公共的遣兴平台”32-37
  • 3.3.1 以通俗悦民为旨向的栏目设置32-33
  • 3.3.2 以培养文学新人为目标的征文方式33-35
  • 3.3.3 以沟通读者为基础的办刊态度35-37
  • 4 《神皋杂俎》的文学图景:沉重枷锁下文学样态的多种呈现37-51
  • 4.1 1931-1937:“宽松”的文艺政策下“五四”精神的延续化37-41
  • 4.1.1 白话文学主体地位的确立与现代文学理论的自觉探讨38-40
  • 4.1.2 抗争意识的隐现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心理40-41
  • 4.2 1937-1941:舆论管制下副刊文学的日常化与外域化41-47
  • 4.2.1 生活琐事的记录与《福昭创业记》的连载42-45
  • 4.2.2 日本文学主导的翻译文学的集中45-47
  • 4.3 1941-1944:文化统制下副刊文学的战争工具化47-51
  • 4.3.1 战争主题报告文学的增胜47-49
  • 4.3.2 附逆文学的呈现报端49-51
  • 5 《神皋杂俎》的文化反思:在民族存亡的危机中艰难挣扎51-57
  • 5.1 文人心态:困囿于“言”与“不言”51-53
  • 5.2 文学境遇:游移于“日常生活”与“永久人性”53-54
  • 5.3 文化价值:东北地域与东北沦陷时代的共鸣54-57
  • 结束语57-58
  • 参考文献58-60
  • 附录60-64
  • 致谢64-6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65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语;东北沦陷区《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东北沦陷区《盛京时报》副刊《神皋杂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10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510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