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高兰朗诵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23:39
【摘要】:“朗诵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曾一度让诗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还曾掀起过一场关于“朗诵诗”存在意义的争论。《战线》主编陈纪滢在为《高兰朗诵诗集》作的序中说:“‘朗诵诗’并不是新创,也并不是中国仅有的。”~([1])由此可以得知,朗诵诗是在古已有之的基础上融合西方诗歌理论而形成的,可朗诵性是它的“根本特质”。其中,抗战朗诵诗作为抗战中新兴的一种诗歌体式,它的出现则无疑表明了朗诵诗突出的时代性特质。“朗诵诗很大程度上是‘时代的艺术’,其艺术价值的来源和‘消费’都有一定的时代局限。”~([2])因此,在尊重与顾及到时代局限的前提下来探讨朗诵诗,兴起于抗战期间的朗诵诗一定是不可或缺的珍贵素材。朗诵诗的开山之作当推《我们的祭礼》,这是较早向千百万群众公开朗诵过的一首诗歌,诗作者高兰先生所作的朗诵诗在群众中曾广泛流传、风靡一时,“在整个抗战期间的朗诵诗运动中,创作和实践最勤、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正是高兰,他也因此成为抗战期间最富盛名的‘朗诵诗人’。”~([3])在朗诵诗歌研究略显边缘化的今天,选择其中的佼佼者并对其诗歌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以期能为将朗诵诗从即将被遗忘的边缘稍稍拉回提供一份助力,无疑是一件幸事。为此,本文从对高兰朗诵诗的关注与探究入手、从抗战朗诵诗的时代背景出发,对高兰朗诵诗的生成传播、特征及其贡献与影响进行探讨。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高兰朗诵诗的研究现状、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进行的概述,绪论中所论及的问题为论文主体部分的书写理顺出一个比较明晰的思路,是正文的基石。第二部分为文章的正文部分,共有三章,分别从三个层面对高兰朗诵诗进行梳理概括与分析。第一章从高兰朗诵诗的生成与传播入手,对朗诵诗及其相关概念以及朗诵诗运动进行梳理廓清,并指出高兰朗诵诗在生成过程中所面临的时代与文化双重语境,以及在特定时代背景与双重语境的影响下高兰朗诵诗传播方式多样化的特质。第二章主要关注高兰朗诵诗与特定历史时期契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征,他的诗,高歌生民苦,深蕴恤民情,在深挚的情感表露中与大众的心灵相交织,进而产生共鸣。第三章主要探讨高兰朗诵诗对朗诵诗领域的贡献及他的诗作所带来的影响,别具一格的民族化特质与大众化的艺术追求,让他的诗宛如诗坛中一缕久违的清风。第三部分为全文的结语部分,卒章显志,主要是对文中高兰朗诵诗所涉及的一些问题的总结与回顾,旨在对高兰朗诵诗创作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深入的把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研究中较少涉及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对高兰及其朗诵诗的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做出些许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绍嗣;;踩踏出诗歌大众化的荆棘之路——试论抗战时期的朗诵诗运动[J];抗战文化研究;2007年00期

2 杨小锋;高兰对抗战朗诵诗运动的杰出贡献[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3 李光荣;;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观念——从闻一多到朱自清和李广田[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08期

4 李光荣;;西南联大与我国朗诵诗的中兴[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5 季臻;;论抗战时期的街头诗和朗诵诗运动[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6 章亚昕;声情之美的不懈追求者——谈高兰的朗诵诗艺术[J];东岳论丛;1985年02期

7 郑东辉;;论郭小川、贺敬之对朗诵诗的贡献[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章绍嗣;;一个小失误[J];读书;1990年10期

9 章亚昕;高兰论纲[J];东岳论丛;1990年02期

10 胡余龙;;闻一多与西南联大的朗诵诗运动[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关勇超;高兰朗诵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2 祁培;论艾青的诗风转换[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006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006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e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