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屈原影响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志啸;;历代赋的分类及其特征[J];古典文学知识;2012年05期
2 张丰镜;;屈原形象的变迁与两汉作家身份认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王浩;;汉代拟骚诗对屈骚主题的重现与衍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包兆会;;从学术思想取向及士人境遇看汉人对《楚辞》的接受[J];文化与诗学;2009年01期
5 刘曼;;从思想内容到思维形成——论汉代赋家在思想上对楚辞的承继[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年03期
6 张宏;;从汉人评“屈”看汉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7 于浴贤;;“士不遇”的屈骚解读及其在汉代的现实意义[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蒋文燕;;二十世纪汉赋分类研究综述[J];人文丛刊;2007年00期
9 蒋方;;王逸与班固的屈原评价之争[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蒋文燕;;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晓阳;两汉屈原批评争论的原因及意义[D];宁夏大学;2016年
2 崔璐璐;汉代骚体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杨冬琴;东汉诗赋对楚辞的接受[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宗刚;王逸《楚辞章句》与东汉的楚辞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芳;两汉拟骚作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11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11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