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美学视域下的唐代古琴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7 22:42
【摘要】:禅宗美学是由佛教中的禅宗思想发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演变而成的美学思想。佛教的信仰和教义所主要针对的领域,是人的精神世界,所致力于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如何从尘世中获得解脱。在禅宗看来,这种解脱由对佛的信仰与追求转变为侧重于“心”的内在自性的觉悟。其目的是为了通过“本心”的不假外求式的内省而对世界慧观,这种慧观是超理性的直观方式,它脱离时空与尘世观念。只有通过这种超越式的直观,才能洞见人生苦因,消除人生痛苦,得以解脱成佛。这便是所谓的“识心见性,自成佛道”。禅宗这种对“本心”的追求、“见性成佛”的非理性直观,与诗歌艺术的创作和审美活动极为相似,古琴诗中的审美意蕴就吸收了其中的“修养本心”、“直观顿悟”的思想。在佛教禅宗兴盛的唐代,许多文人、僧人陆续加入琴人的行列,古琴被用以为修身养性的手段,于是大量的禅蕴古琴诗逐渐涌现。诗人借以古琴诗的文字媒介,传达其“自心”、“自性”的禅宗感悟,从而在困苦无告的尘世中,找寻精神与心灵的归宿。本文就在此基础上,将禅宗美学引入到唐代古琴诗研究的范畴,以唐代诗歌总集《全唐诗》为文本依托,对其中描摹古琴音、象、曲的“古琴诗”进行分析。以禅宗的视域来解读古琴,并尝试系统性地阐释禅宗美学影响下的唐代古琴诗创作原由及审美意蕴。全文从文学和哲学及二者相结合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古琴诗歌中禅宗美学意蕴的研究,来探讨唐时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与心灵依托。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本文编号:2642731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黄光辉;;浅论柳宗元诗文的禅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曹颖;;略论禅宗美学对唐诗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04期
3 张节末;;中古美学围绕着意境的立与破[J];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勇;荣梅;;禅宗自然观的美学意蕴[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五辑)——中国文论的思想与主体[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韵;禅宗思想对唐宋审美趣味转向之影响[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2 罗小霞;唐代琴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孙小迪;参禅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4 许革晨;王维诗歌的禅宗美学思想及多样化诗风述评[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翟敏;唐代乐器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民;禅宗思想的美学解读[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42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42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