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渊明诗文作品中普遍存在着理想化的倾向,在陶渊明的作品中大多描绘的是优美和谐的田园风光,在这其中有可以畅饮畅谈的亲友,有辛勤劳作的农人,还有归隐其中的作者本人。所有的事物都显得十分美好,尤其是陶渊明归隐后描写的田园风光,更是让人心生向往。但是这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状况并不一致。按照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期时代状况,应该是战争与混乱并存的社会背景,像陶渊明诗文中所描绘的无忧无虑的闲适生活应该在现实中不能长久出现。可是陶渊明诗文的主要背景却是归隐后的安逸闲适田园生活,在他的诗中,田园生活美好得不真实。而作为东晋末期战乱的主要社会背景却极少的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陶渊明对自己所选的诗歌素材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理想化的美化描写。所以才使得他的诗文作品中少见混乱的社会背景,而全都显示出一幅和睦的社会景象。在陶渊明的理想化描绘倾向下,出现了一类关于陶渊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的诗文。这类关于陶渊明自身理想化想象的诗文,有以下的特点:首先,高于现实,且是现实中难以实现或者不存在的。其次与陶渊明本人有关,陶渊明本人参与或者包含在其中。第三,是陶渊明理想中追求的,认同的,或者明确表现出对认同向往感情的。第四,对理想化的事物有细致的描述,诗文作品代表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作者的志向追求。这类诗文主要包括《桃花源记并诗》、《五柳先生传》、《自祭文》、《闲情赋》等。其中《桃花源记并诗》代表着陶渊明理想化想象的世界;《五柳先生传》代表着陶渊明理想化想象的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自祭文》代表着陶渊明理想化想象的死亡过程;《闲情赋并序》代表着陶渊明理想化想象的伴侣。在这四篇文章中,陶渊明都对具体的事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而且因为涉及到作者陶渊明本身,所以更能代表陶渊明心中所想和所追求的。《桃花源记并诗》、《五柳先生传》、《自祭文》、《闲情赋》也组成了一个以陶渊明本身为中心的完整的理想化世界。这其中有理想化的世界“桃花源”,有理想化的个人“五柳先生”,有理想化的逝去过程“自祭”,有理想的亲人伴侣“她”。这些全部以陶渊明为中心,体现了陶渊明最真实的理想与追求,组成的陶渊明形象是符合陶渊明的历史与文学形象的。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有立于现实,亦真亦假与满足自身不足两个特点。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有其现实依据,《桃花源记并诗》有西北民众避秦乱而入山屯居的现实事例,《五柳先生传》也是综合陶渊明心中的理想想象而组成。《自祭文》写于陶渊明去世前两个月,《闲情赋并序》写于陶渊明辞官新娶之际。所有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在现实中都有依据,但是在现实中却又难以实现。理想中的桃花源虽然不像神仙居所缥缈不可及,描写的也只是普通人的生活,但是对于陶渊明那个时代来说,这样的世外桃源是不太可能存在的,更何况陶渊明对其的理想化想象,让桃花源成为一个没有矛盾的地方,这使得桃花源更加无法存在于现实之中了。五柳先生是陶渊明心目中理想的读书人形象,但是五柳先生这样有完美人格的人也难以存在于现实之中。描绘自己死亡的过程更是在死亡之后无法做到。陶渊明在《闲情赋》中追求的美人不存在而且以失败告终。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都是“略微”高于现实,而却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这使得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理想化想象变得亦真亦假,难以分辨。陶渊明对自身进行理想化想象的目的是满足自身的不足。陶渊明对现实世界不满,所以选择归隐。归隐后对田园生活进行了理想化的想象形成了陶渊明的理想化想象世界。他对自身的理想化想象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世界,可以让陶渊明本身在其中满足对现实世界的想象与追求。在这个想象的世界中,还可以看到陶渊明的思想态度,印证已经明晰的陶渊明想象与思想。如,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陶渊明对理想生活方式的理解;陶渊明对死亡的态度;陶渊明的亲情观等等。对陶渊明对自身的理想化想象研究,有助于丰富陶渊明文学与历史形象。在陶渊明众多的诗文中,归纳总结出陶渊明关于自身理想化想象的诗文一类,并选取其中的典型研究,是从不同的视角下看待陶渊明关于自身的确切理想与追求,有助于更好的解读陶渊明诗文作品,理解陶渊明的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家骊;杨健;;论陶渊明诗歌的理想化倾向[J];浙江学刊;2012年01期
2 宋雪玲;;《闲情赋》的主题和陶渊明诗文的理想化倾向[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蒋寅;;陶渊明隐逸的精神史意义[J];求是学刊;2009年05期
4 邵明珍;;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非“自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胡大雷;;钟嵘称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辨——兼述陶渊明诗接受史上的一个问题[J];许昌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邓安生;从隐逸文化解读陶渊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力之;《闲情赋》之评价种种──兼说萧统在《陶集序》与《文选》中之不同价值取向[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白广明;《搜神后记》的作者是陶潜吗?[J];晋阳学刊;1996年02期
9 蔡阿聪;人生的理想化──再论陶渊明[J];漳州师院学报;1994年01期
10 胡大雷;陶渊明诗歌的体式及其特殊的隐士风度与心态[J];社会科学家;199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大雷;;《形影神》与陶渊明对玄言诗的改制[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徐锦博;《史记》先秦史实渊源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夏靖;士庶关系视角中的陶渊明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豆红桥;陶渊明及其辞赋思想主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马骏;文化视阈下的陶渊明及其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
本文编号:
26675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6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