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清人辑选清词总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22:17
【摘要】:研究清代词学,清人辑选清词总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分为全集、选本和丛编三种形式。清人辑选清词总集即是指由清人所编纂的专收清人词作的全集、选本、丛编等词总集,排除由清人所编选的唐五代、宋、元、明时期的词总集。此间“清人”的定义,是指从明末清初的“云间三子”(陈子龙、李雯、宋征舆)同时期的词作者到晚清时期的“四大家”(朱祖谋、况周颐、王鹏运、郑文焯)同时期的词作者。整体分为上下编两部分。上编为理论部分,分四章进行;下编为考述部分,考述清词总集66种。上编第一章论述清人辑选清词总集的概况,首先阐明清词总集的类型及编选宗旨、编排方式、编选分期。其次讨论编选者的类型、特点及清词总集编选的来源问题等。最后论述清人辑选清词总集的功能,一是文献保存功能;二是理论批评功能,分显性批评和隐性批评两种,显性批评来自词总集中的序跋、凡例和评点;隐性批评来自于词集本身所选的内容。第二章详细论证地域类清词总集,分三节进行。第一节为论述地域类词总集的特征,同时注意地域类清词总集中对家族词学的涉及。其次,考察地域类清词总集与其他类型的清词总集之间的衍生关系。第二节主要研究以存人存词为目的地域类清词总集,具体又可以分为以搜罗地方词人词作为目的的地域类清词总集和以辑录某地名家之词为目的的地域性词总集。存人存词型地域类词总集注重对无名词人进行关注,许多地域内的词人之作赖此以存。另外,各种存人存词型清词总集之间在选域上有着交叉和重叠的关系。第三节主要对开派立论型清词总集进行研究。开派立论型清词总集按编排内容又可分为别集合刻类词总集、按调编次的清词总集及以人编次的词总集等。开派立论型清词总集为地域词派提供了“以选成派”所需要的条件:在选域上有一定的约束即所选词作数在比例上的相等,有重要的词学流派领导人物及词人间相差无几的词学风格。最后,以《西陵词选》为例来探讨地域类清词总集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第三章主要以同人类清词总集为研究对象,分三节进行论述。第一节为同人类清词总集的概况叙述。第二节论述同人类清词总集与乱世词学的关系。首先是考察明末清初和清末民初两段乱世中词学的共同点及其在清词总集中的表现。其次是论述“比兴寄托”的创作理念在同人类清词总集中的反映。最后综合来论述词坛的整体格调,词人对历史的沉痛反思和对时局的关怀忧虑,使得两段乱世中词学格调比之承平盛世有着明显的提高。第三节论述同人类清词总集与升平时期词学的关系。首先是论证清初的几次倡和及由倡和而结集的《广陵倡和词》、《红桥倡和词》等有着词学创作上的精进及其带来的各类词风的交融。其次是探讨浙西词派带来的各种弊端。再次,是借助各类清词总集来考察渐入平庸之境的升平时代的词学是如何进行变革和创新的。第四章是对清人辑选清词总集进行整体研究,分两节进行论述。第一节主要是考察各类清词总集与清词史、女性词史、清词流派的关系及清词总集中的词史观。首先是清词总集对清词史的构建所起的文献支撑作用,从清初到清末的各种清词总集之间有着时段上的承接和内容上的相互补充,为整个清词史的构建提供原始的文献资料。其次是清词总集对于女性词史的建构所起的作用。再次是论述各个词学流派及其派下的清词总集等构成一个个独立的体系,而这些体系又互相牵引,最终构成了整个清词史的发展脉络。最后考察清词总集中对南北宋词学的继承及其中所反映出的词史观。第二节是从清词总集看清词名家的经典化进程,首先是根据清词总集中的收录情况来看清词名家的阵容,通过数据统计可知其中收录较多的清词名家也是清代词话和《清词史》中所推崇的名家。其次是通过清词总集所收词作内容看清词名家的词作风格,以纳兰性德为例。再者是以“清词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为特例来具体考察清词总集中反映出的词人词作经典化进程。下编为考述部分。限于原始文献资料的搜集困难和时间上的紧迫,仅选取材料方面较为充足的66种清词总集进行考述。在排序方面以编选时间为准,若编选时间不明确者则以刊刻时间为序。考述内容分为编选者小传、编选时间及地点、内容述略、版本考略四个方面,以内容述略为主,侧重于数据统计和具体词人词作的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7.23


本文编号:2673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73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b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