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旧作改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1 09:08
【摘要】:汪曾祺有改写旧作的习惯,学界已看到了汪曾祺小说创作中“改写”这一现象,也试图去探讨其意义和文学价值,但此类研究不多且略显零散,故笔者拟将汪曾祺所创作的160余篇小说中的18篇有过改写的小说各版(文)本进行比照细读,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借助新文学版本批评、叙事学等现代理论,进一步全面、深入地考察汪曾祺旧作改写这一现象,对涉及篇目的文本内容、艺术层面的改变进行分析,挖掘汪曾祺小说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其改写背后的动因和意义,评价其改写得失。通过“改写”这面镜子可以折射出汪曾祺小说创作变化的运动轨迹,打通其创作思想、审美追求、艺术表现、文体风格等多方面的内涵,强调作家的主体意识,以期拓宽汪曾祺乃至文学史研究的视野与空间。论文分为三个章节来论述汪曾祺的旧作改写研究:第一章:按照文本内容的改变方式进行分类,如主题思想的改变、情节内容的改变、人物塑造的改变,并结合具体篇目的不同版本进行分析。第二章:从艺术层面对汪曾祺改写的小说文本进行研读,主要从叙事策略和小说语言两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在叙事策略上,主要探究了叙事聚焦、叙事时空、叙事结构以及叙事声音的转变;在语言的锤炼结果上,主要阐述了语言的口语化、本土化等。第三章:对汪曾祺改写旧作的动因以及意义进行分析。在阐述改写的动因时,对应前两章的内容,串联起汪曾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考察其创作观的推动作用。在阐述改写的意义时,分为两部分进行阐述,即对作家个人的意义以及对文学史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本文编号:2691260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彩林;;论汪曾祺小说的“水性”特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王瑜;原帅;;文学史视域中汪曾祺小说的三次重要重写[J];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马杰;;汪曾祺小说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4 徐强;;《汪曾祺全集》补遗及考论[J];东吴学术;2012年03期
5 江河;;2000年以来汪曾祺小说语言研究综述[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翟业军;;论汪曾祺小说的晚期风格[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8期
7 罗岗;;“1940”是如何通向“1980”的?——再论汪曾祺的意义[J];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8 杨莉馨;;弗·伍尔夫的影响与汪曾祺早期的意识流小说实验[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1期
9 王彬彬;;“十七年文学”中的汪曾祺[J];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10 文学武;丁晓萍;;汪曾祺与五四文学精神[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9年03期
,本文编号:26912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91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