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悦然小说的“自我”书写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远航;;张悦然:过一种“危险的文学生活”[J];决策探索(上);2018年03期
2 王芳;;艰难的破茧——读张悦然新作《茧》[J];文艺争鸣;2018年05期
3 宋晗;;历史叙事与个人叙事合流下的再突入——浅谈张悦然长篇小说《茧》[J];文教资料;2017年Z1期
4 宋柯;;从《茧》的历史书写浅析“80后”作家张悦然的转型[J];文教资料;2017年32期
5 飞龙;;细腻柔情张悦然[J];中学生时代;2006年21期
6 黄江苏;;直面前辈的历史与我们的生活——读张悦然的《茧》[J];扬子江评论;2017年01期
7 本刊编辑部;;张悦然《茧》及80后写作现状[J];艺术评论;2017年01期
8 李振;;旧梦重圆:青年的突围或狡黠——从《茧》看张悦然的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17年02期
9 孙洪菲;;罪与罚——论张悦然的长篇新作《茧》[J];名作欣赏;2017年14期
10 杨庆祥;;罪与爱与一切历史的幽灵又重现了——由张悦然的《茧》再谈80后一代[J];南方文坛;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白烨;;“80后”的现状与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3)[C];2005年
2 陈熙涵;;当“80后”遭遇前辈作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5)[C];2005年
3 杨庆祥;金理;黄平;;“80后”写作与“中国梦”(上)[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4)[C];2011年
4 孙桂荣;;从“70后”到“80后”:“断裂”的青春表演?[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6)[C];2010年
5 白烨;;不可阻挡的崛起——文坛“80后”答问录[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6 李欣;杨慧;薛巾一;;“80后”写作市场性与时尚性研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7 傅逸尘;;“80后”文学呼唤同代批评家[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钟华;孤独是人生的一部分[N];科学时报;2011年
2 苑广阔 书评人;2016原创虚构类写作实力作家坐镇[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6年
3 徐刚;从张悦然《茧》看“80后”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N];文艺报;2016年
4 文学批评家、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莉;逆流而上,破茧而出的成长[N];解放日报;2017年
5 郭艳;布满荆棘的“回家之路”[N];文艺报;2017年
6 王宏图;青春书写的移植与重塑[N];文汇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金涛;回望历史 回望青春[N];中国艺术报;2017年
8 聂梦;溃败者的主体性疑难[N];文艺报;2017年
9 罗放;热爱背后是绝望[N];新华书目报;2017年
10 李静媛;葛亮的民间书写:他们像盐一样平凡,,也像盐一样珍贵[N];中国艺术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阮明山(NGUYEN MINH SON);越南对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接受(从2000年至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鑫;青春成长中的感时忧史[D];吉林大学;2019年
2 赵璐;论张悦然小说的“自我”书写[D];安徽大学;2019年
3 尹璐;青春的蜕变—张悦然小说创作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4 吴晓宇;论张悦然小说创作的“变”与“不变”[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5 陈淑瑞;张悦然小说创作论[D];济南大学;2017年
6 莫灵芝;从“偶像”写手到青年作家—张悦然小说创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钟澄安;张悦然小说的青春世界:困境中的人性关怀与唯美救赎[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彭盼;张悦然小说中的比喻修辞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匡杨乐;张悦然小说语言的超常搭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10 康馨;从“自我同一性”看“80后”写作主题的精神变迁[D];山东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983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98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