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刘恪先锋长篇小说的文本结构

发布时间:2020-06-06 10:03
【摘要】:刘恪在他的先锋长篇小说中勾勒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文本结构,通过这种勾勒,传达出作者对小说文本结构独特的理解方式,以及对当下生活窘迫的精神关怀。论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阐述了刘恪先锋长篇小说的研究现状,及对本论文所提及到的“文本结构”的概念界定。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此部分阐释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文本结构特征及其内涵。首先是逃离所指的语词结构:作为结构的语词,是指语词在其所指之外,在能指上呈现出来的某种关系及其特征。一定语词的建构,同时是对另一种语词的解构。语词的咬合、考证等堆砌式的语词组织在结构上营造了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数语词的杂糅更是将这种模糊和不确定性引申到神秘的境界。其次是反叛诗意的修辞结构:大面积修辞手法的介入,形成对修辞主体的反叛,从而构成一种文本结构。通过戏仿、重复、碎片化等修辞手段,造成主体诗性的消解,呈现出主体的矛盾与困惑。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即对人的存在采取一种诙谐的方式,把沉重生活消解的同时也可能是在被世界所戏谑。再次是拆解故事的叙事结构:借用互文、空缺元叙事等写作策略,把传统的单一线性叙事逐一拆解,造成多事件的杂糅,形成新的文本结构。多角度的叙述方式,打破了以往的阅读模式,中止阅读者关于文本的目标期待,打乱文本的节奏秩序,丰富文本的叙事内涵。最后是颠覆秩序的时空结构:作为文本结构的时空,是脱离了故事的时空。作者构筑故事时空的同时又在解构故事的时空,在真实和虚构的时空中,叙述者和被叙述者无缝对接,自由行走,任凭时间和空间做主,从而造成一种时真时假的迷离境界。而偶尔现身的元时空,在结构上与虚构时空互为消解关系,增加了叙述的深度与广度,把历史与未来共同作为“现实”的反思对象的同时完成对人类与世界命运的某种警示。第三部分为结语部分,总结刘恪先锋长篇小说结构的独特价值,及其所产生的文学意义。刘恪的三部长篇小说都是多声调的集合,人物居于环境和故事的背后,以往在文本中占主要地位的结构在刘恪的笔下被撕碎,作者有意不把作品写满,留出许多空间,让读者有参与的可能,更强调作品与读者之间的一种交流关系,这样的处理方式使得小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开放性不仅是刘恪先锋长篇小说的呈现方式,也是我们当下及未来的一种生活状态,是现代人的精神写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晖;;罗兰·巴特对“文本”理论的重构[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7期

2 杨厚钧;;都市的氤氲——刘恪都市小说印象[J];创作与评论;2012年11期

3 刘桂茹;;纯文学想象与“戏仿”经典化——论先锋小说的“戏仿”手法[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4 胡继华;;在绝境中星移 刘恪《城与市》及先锋美学的重估[J];上海文化;2012年03期

5 江南;刘宗艳;;孙甘露小说超常修辞策略[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方会莉;;先锋小说文体研究综述[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7 陈后亮;;后现代视野下的戏仿研究——兼谈琳达·哈琴的后现代戏仿观[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韩颖琦;;模式数字与中国古代小说创作[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高俊林;;记忆的碎片与语词的密林——墨白的长篇小说《来访的陌生人》[J];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悠哲;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刘桂茹;先锋与暧昧[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3 易瑛;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彦青;莫言小说反复修辞探析[D];浙江大学;2014年

2 康烨;论叶兆言小说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D];南京大学;2014年

3 谢飞亚;刘恪小说的语言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4 杨捷;现代小说的叙事时空艺术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年

5 陶丹;颠覆与重建-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叙事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苗苗;融合的碎片美与结构美[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博;中国当代先锋小说中的时间问题[D];河北大学;2010年

8 何艳艳;论小说的空白艺术[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瑞华;刘恪先锋小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艳华;从元语言看语言的层次性[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9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699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