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汪曾祺新时期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发布时间:2020-06-16 22:43
【摘要】:汪曾祺的作品重视描摹风俗画卷而有意淡化故事情节,形成“散文化”小说这一独具特色的文体,作品中也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女性形象可以说是汪曾祺笔下人物形象中的翘楚,或天真活泼,或清新灵秀,或健康自由,或随性超脱,寥寥数笔呼之欲出,令人心向往之。汪曾祺笔下的经典女性人物形象大都集中于他八九十年代的创作,诸多女性形象虽各有不同,但以特定角度加以审视,可以找到她们之间的共同点。作家通过塑造这些女性形象,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纯真、善良和美好,展示日常生活中蓬勃的生命热情和美好的人情人性,希望将“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汪曾祺师从沈从文,文学创作也继承了沈从文小说“要贴到人物来写”的特点,无论是人物对话的设置,还是周边风景的描摹,都是为人物形象的塑造考虑,以达到“和谐”的创作目的。因此,要研究汪曾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并探究其深层的创作意图,就要将这些典型的女性形象放置在所处的环境背景之中,从整体层面进行把握和研究。第一章从写作视角出发,研究汪曾祺立足于平民立场关照平凡环境中的平凡女性,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叙述和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展示女性生存状态,突出她们在苦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坚韧的生命热情,通过对民风民俗的描写,体现女性独特的美与风姿。第二章描写女性虽凡俗平淡却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对女性平凡世俗感情生活的描写揭示了其随遇而安、乐天安命的精神状态,给人以生命的欢欣和鼓舞。第三章探究作家满怀着对女性的尊重与欣赏和对读者的人文关怀,通过女性形象具有的真、善、美来表现人性中所包含的真、善、美的美好品质,突出人性主题,怀着人道主义的精神和对包括女性在内的所有生命的关注和关怀,谱写至真至善的人性颂歌,“给人们以慰藉”。现实生活中不只有人性颂歌,也存在阴暗和丑陋的角落,汪曾祺并没有忽视人性所具有的负面、消极的因素,结语部分以作品中病态压抑的女性形象为例,分析造成其命运悲剧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并将其与健康正常的女性形象相对比,以反衬的方式表现健康的人性,向人们展示生命的纯真、善良和美好,达到“有益于世道人心”的文学创作目的。如此才能挖掘作家创造这些独特女性形象的源途和审美诉求,揭示创作的深层意义,填补汪曾祺创作中女性形象研究方面的薄弱之处,并探究由女性形象折射出的作家独特的女性观。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艳艳;;20世纪小城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以废名、沈从文、师陀、林斤澜和汪曾祺的创作为例[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2 刘旭;;汪曾祺小说的叙事模式研究:“汪氏文体”的形成[J];文学评论;2015年02期

3 耿艳艳;;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汪曾祺创作[J];陇东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4 耿艳艳;;林斤澜与汪曾祺小城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5 陈彩林;;论汪曾祺小说的“水性”特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6 吴艳艳;;不可忽视的美学特征——乡土小说独特的“三画”、“四彩”[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马杰;;汪曾祺小说研究综述[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8 王澄霞;;《大淖记事》人性解放主题的当代反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05期

9 董友福;;人性的守望——论汪曾祺小说的人道主义情怀[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翟文铖;;论汪曾祺的叙事观念[J];齐鲁学刊;2011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润生;从沈从文到汪曾祺:女性书写的传承与变异[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文霞;悲凉的回避 生存的美学[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8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