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汉赋中的虚构人物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8 21:41
【摘要】:汉赋是“一代之文学”,是汉王朝留下的珍贵的文学遗产,它的内容“苞括宇宙,总揽人物”,其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便是人物。汉赋中的人物众多,且涵盖面广,另外其中还有大量的虚构人物,他们数量和种类也都比较丰富。本文主要研究汉赋中的虚构人物。论文的第一部分对汉赋中虚构人物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首先对汉赋中出现的虚构人物进行了统计与分类。分类主要考虑了他们的身份属性,将其划分为普通人、传说人物和非人这三大类。其中普通人包括了主客人物、美人、以及除这两种以外的其他普通人。传说人物则主要包括一些真实性无法得到确认,或者是虚构成分太大的人物。非人一类中又具体划分为神、仙人、鬼和其他。另外,在这一部分中,还将汉赋中的虚构人物与汉代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虚构人物进行了简单的比较,总结归纳了他们之间的同异。这二者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人物外貌、服饰描写方面的铺陈;一些人物的交叉出现;虚构人物身上所表达的相似的生命意识。不同之处则体现在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女性身份的差异和叙事性的差异上。论文的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即汉赋中虚构人物的来源和虚构人物的分类研究。汉赋中虚构人物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从先秦文学中继承来的,继承一般有两种方式,直接继承和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再创造;二是汉赋作家们自己的独创。在汉赋虚构人物的分类研究中,主要将其分为三大类,即主客人物,神、仙、鬼和“神女”、“美人”。主客人物出口成章,有战国纵横遗风,但他们的形象十分单薄。作家们借主客人物来讽喻、劝谏与抒发个人情志,然而他们借主客人物之口来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打算却总是落空,这主要是由汉赋作家的地位太低所决定的。“神女”与“美人”形象的直接来源是宋玉《高唐赋》与《神女赋》中的“神女”。汉赋作家们基本依照这两篇作品中“神女”的不同形象来完成他们笔下“神女”和“美人”的塑造。汉赋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和鬼,这与汉朝的求仙热情、君主的推崇与谶纬之学的兴盛有密切的关系。论文的第三部分主要从叙事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虚构人物在汉赋中所扮演的角色与功用,即通过罗列的方式达到铺陈夸饰的艺术效果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另外在这一部分中也分析了汉赋中虚构人物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这一方面体现在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些故事的原型,如“逐贫”和“自荐枕席”的故事原型;另外汉赋想象虚构的叙事艺术手法,也对后世叙事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楠;;桓谭汉赋观刍议[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2 阮忠;;20世纪汉赋研究争鸣综述[J];人文论丛;2004年00期

3 邓诗鸿;;一滴水也会疼痛[组诗][J];中国诗歌;2016年09期

4 邴琴;;东汉赋中灵芝文化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7年12期

5 郭媛;;论西汉赋中植物描写的审美意蕴[J];青年文学家;2017年21期

6 郭媛;;论西汉赋中植物描写的三种方式[J];北方文学;2017年15期

7 余秋雨;;中国文脉③[J];老年世界;2017年03期

8 李茉妍;胡海涛;;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汉赋观[J];青春岁月;2013年24期

9 蒋文燕;;二十世纪汉赋分类研究综述[J];人文丛刊;2007年00期

10 黄东坚;;《文心雕龙》的汉赋观窥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高继科;李斌;李法伟;;汉赋中的棋类文化研究[A];2014甘肃省体育科学学术论文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2 唐先田;;激荡着楚辞、汉赋精神的当代杰作——《含苞的太阳》读后[A];2003年安徽省文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蔡觉敏;;道家与汉赋[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4 黄志辉;;略论《诗经》与《楚辞》中的语气词(兮、些、羌、只)于两汉赋中之褪变[A];诗经研究丛刊(第二十六辑)[C];2015年

5 章沧授;;论汉赋的和合文化[A];东方丛刊(1999年第4辑 总第三十辑)[C];1999年

6 韩晖;;赋学研究的重要突破——读踪凡新著《汉赋研究史论》[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7 蒋文燕;;汉颂作品类型分析[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孙翔;;汉赋中的古代军事体育研究[A];2014第二届海峡两岸体育运动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汕头大学文学院 宋健;汉赋功能的多样化[N];光明日报;2016年

2 昆明学院人文学院 孔德明;汉赋的物质基础及其风格流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

3 刘桂欣;十年辛苦说汉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4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新科;汉赋与汉代[N];光明日报;2016年

5 实建;汉赋作品中的建筑形象[N];建筑时报;2007年

6 马庆洲;汉赋丛集整理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李桂荣;论汉赋对楚辞的改造与超越[N];文艺报;2005年

8 路平安;梁园汉赋文化研究会成立[N];商丘日报;2011年

9 王洲明;汉赋精神[N];文艺报;2002年

10 陈华光 路标;梁园——中国汉赋的摇篮和沃土[N];商丘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德明;汉赋的生产与消费[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郑明璋;汉代文化视角下的汉赋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4 刘向斌;西汉赋生命主题论稿[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饶福婷;明代汉赋选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6 徐明英;地理视域下的汉赋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蒋晓光;汉赋文本结构的学术考察[D];南京大学;2012年

9 王思豪;o"屾用《奿》考娭[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胡洁;汉赋中的自然审美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全升;谶纬与汉赋[D];西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莎;《全汉赋》重言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9年

3 李鑫;汉赋中的虚构人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4 宗睿;汉赋中的梦元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8年

5 张成永;魏晋时期汉赋接受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龚颖迪;汉赋中的言酒书写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7 张强;汉赋动物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年

8 吴娱;《汉书》采录汉赋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年

9 杜胶;汉赋中的女性形象[D];宁夏大学;2017年

10 高寒;东汉赋用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198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198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0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