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季宇徽文化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0 07:19
【摘要】:季宇作为一名当代皖籍作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他的小说无论是中短篇还是长篇,都包含着大量的徽州文化元素,不仅塑造了大量的具有徽州地域特色的人物形象,还描写了徽州地区的民俗风情,通过其作品处处可以窥见新安理学、徽州宗族的影子。其长篇小说《新安家族》、《徽商》更是描写了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首—徽商的传奇故事。所以,本文将以季宇的徽文化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首先解读其小说作品中蕴含的徽州文化元素,其次分析其徽文化小说的创作特色,最后研究其徽文化小说的文学价值。引言部分首先概述了徽州文化的内涵,然后介绍了季宇的小说创作情况,并概括了目前学术界对季宇小说创作的研究现状、各方评价,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及其原因。第一章着重研究季宇小说中的徽州文化要素。第一节着重研究季宇小说中塑造的徽商形象。以程天送、潘浩璋、汪仁福、鲍清源等徽商为例,研究徽商的特点,分析徽州文化精神和商业经营谋略是如何在这些人物的身上糅合为一体的,以此来总结徽商的历史特征和现实意义。第二节着重研究新安理学在季宇小说中的渗透,解读新安理学对徽州社会和徽州人性格、心理的影响。第三节着重介绍季宇小说中的地域民俗风情,重点介绍季宇小说中的生产民俗、生活民俗、徽州民谣等富有徽州地域特色的民俗现象。第二章主要阐述季宇徽文化小说的创作特色。第一节着重介绍季宇徽文化小说的史诗性品格。这一特点首先表现在其小说的宏大的主题上;其次表现在其小说大跨度的时空结构上;最后还表现在其作品文字的历史真实感上。第二节研究季宇徽文化小说的现实的传奇叙事。他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传奇性的人物和情节,还大量使用蒙太奇的手法来进一步增强他的传奇性。但是季宇的作品的传奇性始终紧紧围绕着现实的坐标。首先小说的取材来自于现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其次他的故事虽然传奇但是却有许多必然性因素的支配:最后小说精彩的商战故事中经常穿插着真实的商业术语和商业流程。第三节着重介绍季宇小说中自然流露的情感特色。首先,在人物的塑造上,作者就有很明显的情感倾向,他对于他钟爱的人物可以说是不吝笔墨;其次,在故事情节的安排上、在对话的设置上都体现着他的倾向性;最后在章节的命名上,也有很明显的情感倾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作者的立场。第三章重点解读季宇徽文化小说的文学价值。第一节解读季宇徽文化小说的地域文学价值。重点分析其小说地域文化风俗色彩的价值与意义。第二节解读季宇徽文化小说的文化价值。重点研究其小说对于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与价值。第三节解读季宇徽文化小说的寓言价值。重点解读其小说的道德寓言、价值寓言和生存寓言价值。季宇的创作融入了很多徽文化元素,分析研究其小说中的徽文化元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研究季宇的小说中的徽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全面总结季宇的小说创作,更可以为众多的地域文学创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其次,研究其小说作品中的徽文化元素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徽州文化和徽州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再次,研究皖系作家的代表人物季宇,对于振兴文艺皖军、繁荣安徽文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佳能;;超越历史的暖昧和此在的困顿——季宇小说论[J];清明;2003年02期

2 刘祖慈;;我看季宇[J];清明;1994年06期

3 白榕;;季宇在艰辛跋涉[J];清明;1994年06期

4 许春樵;;季宇小说的故事模式[J];清明;1994年06期

5 沈培新;;给季宇同志的贺信[J];清明;1994年06期

6 刘鹏艳;;季宇小说的原型命题和深度原则[J];安徽文学;2014年03期

7 汪修荣;再现的历史──读季宇的长篇纪实《共和,1911》[J];中国图书评论;2002年02期

8 季宇;思琪;;现实性 文学性 可读性——《清明》主编季宇访谈录[J];小说林;2012年04期

9 王达敏;;历史事实背后的思想史——读季宇长篇纪实《共和,1911》[J];清明;2002年02期

10 孙爽;;圈水运动后遗症[J];中国减灾;2012年1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疏延祥;浅谈季宇近期小说创作[N];文艺报;2018年

2 席蕾;校车市场采购趋向理性 开学季宇通品牌成首选[N];中国工业报;2014年

3 ;季宇当选安徽作协主席[N];文学报;2007年

4 刘鹏艳;历史精魂与乌合之众的“惨烈对话”[N];中华读书报;2011年

5 时长东 整理;隽洁的文字 温暖的情怀[N];合肥晚报;2015年

6 刘鹏艳;历史与人性的价值重构[N];文艺报;2012年

7 刘鹏艳;讲述历史的艺术[N];文学报;2018年

8 本报记者 沈俊峰;激情燃烧的“铁血旗”[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疏延祥;史学笔法 学者精神[N];文艺报;2015年

10 唐傲;复活的历史[N];文艺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艳峰;季宇徽文化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486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486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