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8 19:46
【摘要】:周扬是中国大陆文艺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政治地位与影响的文艺理论家,也是从1949-1966年中国文艺界的实际领导人与管理者。现实主义文艺理论是周扬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梳理周扬文艺理论的来源、形成与发展,探讨周扬早期文艺理论思想与框架的形成,对于研究周扬整个文艺理论乃至中国大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进行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梳理,了解周扬文艺理论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通过来源研究、内容研究、比较研究、价值研究等几个方面,找到研究的突破口,为进一步研究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寻找合适的路径与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时代因素,从1920——1930年代中国社会的发展态势、1920—1930年代中国政治意识形态的分野、1920——1930年代中国文化的嬗变三个方面对周扬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原因和大的社会、政治、文化环境进行分析,研究周扬现实主义理论得以立足的时代背景与症候。第三部分论述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勾勒出了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轮廓。周扬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以大众为对象,将文学作为宣传、教育和救亡的工具;针对文艺创作的实践,转用“文学典型”概念,对典型形象的塑造提出独特的要求;为了文学政治化的目的,将“浪漫主义要素化”,最终完成其文学意识形态化的理论建构。第四部分是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特征,主要从文艺自由的论争、典型的论争和“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三大论争着手,研究周扬在几大论争中显示的理论特征,在参与文艺自由论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唯阶级论、党派论,政治优位论以及对文艺真实观中国化努力;在与胡风的典型论争中,强调典型特殊性、典型特殊性优先于普遍性以及典型创造中的机械化倾向;在“两个口号”论争中,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表现出主题的针对性、形式风格的自由化,同时在艺术上不作要求。周扬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在其文艺理论创作批评与研究的早期已经成型,对文学政治功利性作用的强调贯穿其文艺生涯的始终,因而现实主义始终是周扬文艺理论中最重要、最突出的特征。一个时代的文艺固然应该有时代赋予的任务,反映现实、教化大众、审美娱乐,这是每个时代的文艺都或隐或现强调的宗旨与实践的目的,但是文艺自有其自身内在的审美特质与发展规律,以政治的手段强求文艺成为其附庸和附属物,势必戕害文艺的审美价值与艺术特质。周扬在早期现实主义理论构建中就存在机械化、公式化的倾向,对当时的文艺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时间发展顺序为经,以国际、国内文学运动的大背景和几大论争为纬,研究周扬早期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在发展中的不断更新。同时,从周扬早期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中,我们还可以透视出他转瞬即逝的理论个性,也可以通过周扬早期文艺理论框架的形成找到他影响中国近五十年文学创作的历史渊源。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本文编号:2761347
【学位授予单位】: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206.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童庆炳;;周扬文艺思想论略[J];东疆学刊;2006年01期
本文编号:2761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61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