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林古度著作及刻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09:40
【摘要】:明清文坛,人才辈出,大家林立,享有“东南硕魁”美誉的林古度尽管曾经名噪一时,但后人却对其知之甚少。他一生创作颇丰,但大都散佚,后世对其作品的整理也是寥若晨星。对其传世作品《林茂之诗选》二卷、《林茂之文草》和《林茂之赋草》的研究,后人的关注点多集中在诗歌方面,对其文、赋却鲜有论及。林古度的诗歌成就显而易见,然其文、赋却也能自出机杼。此外,他对钟惺的《隐秀轩集》、曹学Oz的《蜀中名胜记》、陈昂的《白云集》以及郑思肖《心史》的刊刻之功,也不容忽视。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林古度家世和生平的考证,主要从家世和生平两方面入手。家世方面以其父林章为主,概述了其主要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生平方面则从明亡前后的两个时间节点分别论述了林古度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的人格特征和创作概况。第二章是林古度作品辑佚与考释。主要是在对其散佚作品进行整理,并对所辑的二十余篇散佚作品作一个简要考释与解读。第三章和第四章以其传世作品集《林茂之诗选》二卷、《林茂之文草》《林茂之赋草》及辑得的散佚作品为研究对象,从内容及题材上对作品进行系统的分类,继而分析了不同文体的艺术特色。第五章是林古度刻书研究。以其所刻钟惺的《隐秀轩集》、曹学Oz的《蜀中名胜记》、陈昂的《白云集》及郑思肖的《心史》四部著作为着力点,重点分析了刻书的条件和刻书的重要价值。通过系统的论述,林古度研究的整体轮廓基本形成。本论文内容上的出新点在第二章作品辑佚与考释和第五章刻书研究。前人对这两部分的研究成果较之其他方面略显单薄,尚有一定的研究空间,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力求有所突破,推陈出新,为后世对于林古度的研究提供更加充实的文献资料。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伟;吴媚秋;;拟古风气中的剑胆骚心——林章其人及其诗作的艺术特色[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2 陈庆元;;林古度年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陈庆元;;徐(火勃)的荔奴轩及《荔奴述》——兼及林古度《荔奴传》[J];中国文化研究;2010年04期

4 洪映萱;;明代闽地文人追踪[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5 李圣华;论宣城派[J];苏州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6 蒋寅;王士y浻虢弦琶袷巳篬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朱则杰;林古度生卒年佐证与友朋酬赠作品系年[J];闽江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李圣华;王士y浻朊饕琶窠挥问录?悸踇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朱则杰;清代若干诗人的生卒年与相关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陈庆元;忧·痛·愤——郑思肖诗文三个时期的特色[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圣华;晚明诗歌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郑瑶;试论晚明文学思潮背景下的闽中诗派[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2 韩健;林古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3 吴媚秋;林章作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徐卓;晚明诗话中的竟陵派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沈云迪;明代福建作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陈雅男;林古度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0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70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8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