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苏童小说中的宿命观

发布时间:2020-07-27 11:20
【摘要】:苏童作为一名先锋派代表作家和“新历史”小说的实践者是成功的,他塑造的女性形象,以及在作品的、形式上的探索为人所称道,但被人所忽视的作品思想同样具有研究价值。本文在一定文献阅读的基础之上,总结概括苏童作品中的宿命观,并对苏童宿命观思想进行研究与论述,探讨苏童对人性以及人的命运的关注,促进读者对苏童及其作品的进一步理解。万事有果必有因,作品中所呈现的思想与创作主体存在直接关系,创作主体在外界客观环境以及主观阅读学习等方面的影响下,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无法摆脱的孤独、人生无常、无限循环的逃亡与难以预知的死亡四个方面凸显出苏童对命运的思考,也直接展现出作品中的宿命思想。成长环境、文艺思潮与传统文化、阅读经验四个方面对苏童宿命观思想的形成起到很大影响。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是一部优秀作品的基础,文学界并没有一种只属于宿命书写的表达形式,但苏童在作品中使用旁观者的叙事视角增强了读者无力感、模糊的叙事时间便于集中关注人性与命运、意象的塑造加深了语言与文章的深度,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循环的立体的宿命世界。而面对着无法把握的命运,感伤情怀、颓废感、悲剧感的流露也变得可以理解与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童;;我从来不敢夸耀童年的幸福[J];人民周刊;2016年13期

2 王德威;;河与岸——苏童的《河岸》[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3 苏童;;关于创作,或无关创作[J];扬子江评论;2009年03期

4 程桂婷;;苏童研究综述[J];扬子江评论;2008年06期

5 张学昕;苏童;;感受自己在小说世界里的目光——关于短篇小说的对话[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6期

6 汪政;晓华;;苏童的意义——以中国现代小说为背景[J];当代作家评论;2008年06期

7 闫兰娜;王建珍;;论苏童小说的死亡意识[J];作家;2008年12期

8 周新民 ,苏童;打开人性的皱折——苏童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4年02期

9 王德威;南方的堕落与诱惑[J];读书;1998年04期

10 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J];花城;199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学昕;南方想象的诗学[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相菁;论方方小说的人物的宿命书写[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刘菲菲;苏童小说的复仇主题论[D];兰州大学;2012年

3 朱琳;苏童小说中的复仇情结[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晓宇;论当代宿命论影响的深层原因[D];吉林大学;2009年

5 王艺筌;苏童成长小说中的少年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缪倩;论苏童小说的意象世界[D];华侨大学;2006年

7 孙运元;冷酷下的宿命[D];四川大学;2005年

8 白慧彦;无所逃遁的生存困境——试论刘恒小说的宿命意识[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1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71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