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杨维桢的铁雅诗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13:52
【摘要】:本文通过元代教育政策、社会风气、家庭背景确定杨维桢知识结构形成初期的情况,明确了他是以朱熹思想为根基的。在其人生的中后期,他的一些外在行为表现会使人误解他在思想上发生了由儒入道或由朱入陆的变化,但实际上根据“道统”这一决定学派分界的核心因素,能够确认杨维桢至始至终是坚持朱学的。因此在朱学的理论框架下,杨维桢在过往研究中的既定印象得到改变,他的诗学理论也得以重新诠释。杨维桢提出的“铁雅诗派”是以其诗学宗旨命名的诗派,而“铁雅”正是经学上《春秋》与《诗经》互为表里结构的衍生。杨维桢的“铁雅”诗学宗旨可以根据“先情性、后体格”的特点分为“诗本情性”和“提倡古乐府”两个层面。其“诗本情性”论从读者、作者、采诗官三个维度对理学中的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加以解释,以此明确他是在“文道合一”的框架下,为了重建现实社会秩序而提出的。而通过诗题、诗体的甄别,重新划定了杨维桢的古乐府义界,并以此为基础考察得出其古乐府观。他注重古乐府的题、体,也重视古韵的使用,并且强调诗乐关系的回归,而这些归根结底都是源于朱熹思想的影响。结合杨维桢的情性论及古乐府观便可进一步肯定杨维桢“铁雅”诗旨的内涵,以此衡量所谓铁雅诗派成员的作品,即得出诗派成员的入选标准与铁雅诗旨实有偏差的结论。最后将铁雅诗派视作一个社会事件来分析杨维桢标举铁雅诗派这一行为背后的动机。这一行为不仅是对于他年轻时闽浙诗争的一种回应,也是他为了提升金华朱学在元代地位以此提升自身地位的一种方式,更加是他在乱世中贯彻尊王攘夷的《春秋》大旨,并且保全自己的一种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22
【图文】:

漏标,目录,落差


《铁崖古乐府》是由杨维桢弟子吴复于至正六年辑录,序中提到收录杨维桢古杂诗约 500 余首。而这本书真正付梓是在至正八年,由顾瑛出版,提到吴复所编凡 300余首。对于这个数据的落差,孙小力先生认为可能是“写序在前,杀青在后”,此言可备一说。但是观察《古乐府》合中的《铁崖古乐府》(正统本),可以总结如下两点: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工;;杨子休官日日闲——杨维桢笔墨生涯的两个十一年[J];书法;2018年04期

2 姜洪峰;;杨维桢书法风格及个性形成初探[J];书法赏评;2016年02期

3 ;元·杨维桢书法特辑[J];中国书法;2016年17期

4 杨尔;;杨维桢书风特征及成因[J];中国书法;2016年17期

5 张艳霞;;探秘鸭嘴龙的慈母爱[J];大自然;2016年06期

6 邱鼎;;奇崛风骨书人生——杨维桢书风之浅谈[J];明日风尚;2017年07期

7 ;读古诗猜名人[J];开心老年;2017年05期

8 边学斌;;杨维桢书法交游考论[J];中华书画家;2014年05期

9 顾工;;杨维桢年表[J];中华书画家;2014年05期

10 李群辉;卢星君;;杨维桢书法研究文献综述[J];书法;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杝增P

本文编号:2776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76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