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论二十世纪以来大陆小说中男同性恋书写的叙事特征

发布时间:2020-08-09 01:46
【摘要】:男同性恋现象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近年来得到了文坛广泛关注,男同性恋书写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景观。本文立足于郁达夫的《茫茫夜》、周大新的《银饰》、王小波的《柔情似水》、崔子恩的《桃色嘴唇》、苏童的《妻妾成群》等小说作品,以男同性恋书写的叙事主题、人物形象以及叙事策略等话题为核心,探究中国大陆二十世纪以来男同性恋书写的共性和个性,分析、阐发作家们在进行男同性恋书写和表达时的主题内涵与艺术特色。本文除绪论、结语外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梳理研究现状,阐明选题理由。第一章探究男同性恋书写的叙事主题。男同性恋书写蕴含着丰富的主题内涵,既抨击了父权与封建观念,揭示了消费时代的情感异化,又展现男同性恋者的孤独境遇,描写他们在家庭中的难堪处境,也表现了社会对男同性恋者的歧视与排斥,表达了作者对男同性恋者权力控制关系的思考第二章考察男同性恋书写的人物形象类型及其特征。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在痛苦中挣扎的男同性恋者形象,他们面临着艰难的生存困境,不容于家庭、被朋友歧视、被社会排挤。他们压抑自己的同性恋情感和生理需求,选择妥协或逃避,过着不堪的生活,沦为边缘化的“异类”,被“孱弱化”,“女性化”;一种是获得了自我解放的男同性恋者,他们不再一味地随波逐流,开始关注自我生命的感受,渴望摆脱现实的枷锁,实现自我解放。第三章主要分析男同性恋书写的叙事策略。在男同性恋书写中,作者常常以含蓄的友爱之名偷渡同性之欢,采用友爱的修辞学,将男同性恋的欲望称之为是兄弟情谊,以此作为掩护。与此同时,作家还追寻晚清狭邪小说的叙事模式,以含蓄的狭邪之行成全男男关系,彰显男同性爱欲的合理性。而从叙事视角来看,作家在男同性恋小说的叙事中,多采用内聚焦视角,使得叙述更加大胆而坦率。而零聚焦的叙事视角的使用,则使叙述者无所不至、无所不在,这在讲述人物同性爱经历和内心秘密时,极具灵活性。第四章着力思考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小说的男同性恋书写的意义价值,并指出其局限性。现当代作家的男同性恋书写既让人们认识到同性恋现象的复杂性,又对异性恋的文学叙事有所补充和超越。当然,男同性恋书写也存在局限性,由于作家对于男同性恋群体的生活缺乏切身的体验,因此在描写男同性恋形象的时候,容易陷入到某种刻板化的印象中,使得男同性恋书写流于表面,而失去真实性。除此之外,网络耽美小说的低俗化倾向不仅对于青少年有消极影响,也造成男同性恋书写质量下降的问题。结语总括全文。本文通过解析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大陆小说男同性恋书写的主题内涵、人物类型、叙事策略和意义,揭示了男同性恋者面临的情感与生存困境,有助于加深人们对男同性恋者现象的认识,修正人们对于男同性恋的偏见,也有助于人们把握二十世纪以来大陆小说的男同性恋书写的艺术特征与成败得失。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许维贤;;从艳史到性史——“癖”的语义流变兼论王韬的艳史[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03期

2 袁叶丰;;论中国古代同性恋现象产生的原因[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3 武云霞;;柔媚谁分弁与钗——论《品花宝鉴》中男性优伶的“阴柔美”[J];语文学刊;2011年05期

4 钟玲;后现代主义对同性恋亚文化的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11期

5 高乃毅;独特的文化景观——试论现当代女作家笔下的“姐妹情谊”[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董小玉;走出欲望化的“个人化”写作困境[J];探索;2000年05期

7 戴锦华;智者戏谑──阅读王小波[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2期

8 申丹;对叙事视角分类的再认识[J];国外文学;1994年02期

9 肖建林;从直抒胸臆到熔铸意境——试论郁达夫小说文体的嬗变[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本文编号:2786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86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6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