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学作品是反映时代风貌、传播文化的重要渠道,在丰富人类精神世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学作品的“加工者”,编辑在选题策划、审稿改稿、把控质量、印制发行等方面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伴随着新时期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一同成长的编辑出版家何启治,他的编辑经验丰富、编辑成果丰硕——他责编的作品《古船》《白鹿原》《英雄时代》等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编辑工作之余,他研究文学现象,评论文学作品,著有评论集《文学编辑四十年》。据编辑实践经历著作的《播鲁迅精神之火》曾获得全国报告文学奖,纪实文学、传记文学、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无一不是何启治涉足的领域。何启治是集编、评、著于一身全面发展的编辑出版家,丰富的编辑经验和多元的发展方向对业界和学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本文以何启治文学编辑实践及理念为研究对象,力求对何启治的编辑活动进行完整而清晰的梳理,增加社会各界对编辑的认知。文章通过将何启治为书籍的一生进行分期,从早期的“外交性”编辑积累人脉到中期的“厚积薄发”、责编众多广为流传的作品,再到后期先后担任《当代》《中华文学选刊》的主编,展现了他从普通编辑到副总编辑的进阶之路。《鲁迅全集》《古船》《白鹿原》《英雄时代》是何启治编辑实践活动中影响较大的四部作品,对于何启治而言是编辑业务的夯实到编辑信心的建立;编辑成就代表作的获得再到编辑作用的集中体现的四个阶段。具体来说,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是何启治编辑生涯的开始,夯实业务基础、积累写作素材,同时也锻炼了何启治收集、分析史料的能力;《古船》的出版及成就使其建立起编辑信心,敢想敢做,敢于冒险;《白鹿原》是何启治编辑成就巅峰期的成果。历经二十年的等待、无数次的书信往来与鼓励、编辑权利的争取,使得何启治收获了编辑生涯中又一部大作;《英雄时代》的出版过程充分体现了编辑的重要性,组稿、审稿、改稿,鼓励创作、指明方向。在培养文学新人、成就青年作家的同时,何启治也积极发挥策划能力,推介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自己的文学编辑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编辑理念是编辑因长期的实践工作而形成的理性认知,通过具体的编辑选择、编辑行为而展现。文章通过选稿、审稿、改稿、社交、心态等五个方面来展示何启治的文学编辑理念。一是选稿时,强调作品本位意识。他在选择稿件时的首要原则是质量第一,并且大胆约稿文学新人、鼓励其创作。二是审稿时,追求艺术第一原则。文学作品的创作多是建立在作家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自身生活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何启治认为能够反映时代、具有艺术美感、整体性的作品才应该被呈现。三是改稿时,强化精品意识。磨稿子、编好书,是何启治的职业追求。在柳建伟《英雄时代》的创作过程中,何启治从选题方向开始到初稿题目、主体内容的修改,人物塑造方式的调整等多方面为作家柳建伟提出意见和建议。四是在与作家的社交活动中,力求协同一体。何启治多次与张炜、陈忠实、柳建伟等作家同进退、共荣辱。五是编辑工作时的心态,秉持谦牧冲和。作为行业内的老编辑,他并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地位和名望,而是选择做一个不世俗、不虚荣的文学编辑,默默坚守着自己所热爱的文学编辑事业。何启治编辑理念对当下的启示分为两个对象——“编辑工作者”及“文艺创作者”进行梳理。首先,从编辑工作者的角度来说,应当从容耐心、不慕名利;立足编辑、全面发展;强调素养、既专又杂。其次,站在编辑与作家之间协同发展的角度来看,文艺工作者应当注意题材多样化是关键、艺术作品贵在独创、创作要与时俱进。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6
【图文】:
作品风险要准确、深刻地反映生活,不光靠作家的胆识和勇气,也需选择出版社,即默认了出版社旗下的作家圈子、出版社呈现他能力及出版社的员工(编辑);编辑接受稿件,即等于接受方的建立相互信任的第一步,也是风险开始的时候。六月间,刚刚担任《当代》杂志副主编的何启治与他第一次》见面了。《古船》故事情节和时间段的特殊,文中又不乏难上加难。但尽管如此,因其作品真实感强、人物形象典型和史诗品格,《当代》杂志随即全文刊发。短时间内在全国随之而来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版之路。

图 2-2 《白鹿原》各版本图片(部分)阶段是信任。编辑约稿对作家的创作又催生、助产作用,这在编辑界已达3 年相识,1991 年初稿,1993 年出版,这漫长的岁月,是编辑何启治的企陈忠实致编辑的十五封信[J].新文学史料,2017(4):144.朝内 166:我亲历的当代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401-40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脚印;;编辑的责与守——以文学编辑为例[J];科技与出版;2015年03期
2 周燕远;;文学编辑要有创新精神[J];编辑之友;2014年10期
3 吴平;;论叶圣陶先生的编辑思想[J];中国编辑;2014年05期
4 彭真平;;不急,我可以慢慢等[J];中国集体经济;2014年23期
5 何启治;;道是无晴却有晴——从《古船》《九月寓言》《白鹿原》的命运看新时期文学破冰之旅的风雨征程[J];延安文学;2012年05期
6 杨会;;中国当代文学编辑身份考察[J];中国出版;2010年03期
7 黄发有;;文学编辑与文学生态[J];花城;2007年03期
8 程树榛;;乐为他人作嫁衣——我的编辑生涯[J];中国编辑;2006年03期
9 何西来;何启治和他的《文学编辑四十年》[J];中国编辑;2004年05期
10 卢斯飞;何启治的文学编辑生涯[J];出版科学;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郝振省;;编辑的权利也应被保护[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晶晶;文学编辑对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瑶瑶;编辑出版家徐柏容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2 王畅;赵家璧《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编辑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3 王海峰;宋应离编辑思想研究[D];吉林师范大学;2015年
4 贺欢;编辑出版家叶圣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许恋恋;小说家背后的名报人[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790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