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新世纪乡土婚恋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3 10:33
【摘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人数增多,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加速了乡土社会的剧变。费孝通笔下的乡土中国受到冲击,农民的私人生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乡村婚恋观念方面,受到城市婚恋文化的影响,乡村传统的性爱观逐渐变化。“未婚同居”、“堕胎流产”、“婚姻第三者”等婚恋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乡村稳定的道德伦理形成了冲击。不少贫困的乡村出现了“光棍村”……有的甚至走上了“买妻”的道路。乡村婚恋出现的新的变化也影响到了乡土婚恋小说的创作,不少作家关注乡村婚恋的变迁,表现新的时代背景下乡村男女的婚恋生活,揭示他们面临的困境。本论文选取了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婚恋小说,发掘其创作的新变之处,分析它们对新世纪以来婚恋生活中两性生存状态的透视。同时,将其置于城乡巨大差距的时代背景下,研究婚恋生活表现的农民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更好地了解社会转型时期农民文化人格的裂变。本论文拟分为四章,从四个方面研究新世纪以来的乡土婚恋小说。第一章主要介绍新世纪乡土婚恋小说的时代背景,包含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巨变和新世纪以来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两节。结合具体的婚恋小说,透视新世纪以来乡村婚恋观念的变化。第二章从婚恋小说的主题内容方面进行归纳,探究新世纪乡土婚恋书写的具体表现。从“第三者”叙事、婚姻中“爱情”、“情欲”的探讨、乡村权力对女性的侵害、“买卖婚姻”等主题展开,表现新世纪乡土婚恋小说书写的深度和广度。并且联系“底层文学”创作的暴力化倾向,分析乡土小说婚恋叙事的怨恨书写与暴力倾向。第三章关注新世纪乡土婚恋的叙事模式,分析新世纪婚恋小说对古典、现代婚恋小说的承变和直接书写乡村常态生活的模式。本章还包括“弱女弑夫”模式和“嫁到城市”模式,前者关注的是在女性弑夫行为之下表现的女性的困境与自身的缺陷,后者主要关注农村人对城市的向往从而产生“嫁往城市”的际遇书写以及面临的身份焦虑。最后一章对新世纪乡土婚恋小说进行反思,肯定其对乡村“买卖婚”、“光棍”、“临时夫妻“等热点婚恋问题的书写,并且关注乡村婚恋伦理的颓变。但是,这些婚恋小说存在模式化、简单化的问题,甚至有些作家的价值判断出现混乱。本章反思新世纪乡土婚恋小说,辩证地进行总结,并且探寻乡土婚恋小说未来的创作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君;;返乡之后——从《民工》到《歇马山庄的两个男人》[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5期

2 岑灿;;“杀夫”与“女性主义焦虑症”——李昂《杀夫》与叶弥《猛虎》比较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3 张瑾;;还我伊甸芳容——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性”叙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许心宏;;刘庆邦小说的农家女进城书写与城市意象[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5 桑莉;;当代乡村女性生存焦虑探析——以《奔跑的火光》《守望》《吉宽的马车》为例[J];名作欣赏;2013年36期

6 李兴阳;;终结过程中的裂变与新生——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农民形象综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李兴阳;;中国社会变迁与乡土小说的“流动农民”叙事[J];扬子江评论;2013年03期

8 王越;宋喜坤;;主体,立场与姿态——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乡互文表达[J];文艺评论;2013年01期

9 温铁军;杨帅;;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化背景下的乡村治理与农村发展[J];理论探讨;2012年06期

10 李培林;;从“农民的终结”到“村落的终结”[J];传承;2012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连义;新时期小说中农民意识的现代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918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18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