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苏轼“诗画一律”论看宋代文人的审美旨趣

发布时间:2020-08-13 12:51
【摘要】:“诗画一律”是苏轼著名的美学命题,然而在宋朝,对诗画趋同关系的认识并非苏轼一人所独有,在他的影响下,“诗画一律”已然成为宋代文人的普遍共识,他们强调“诗”和“画”的相通性,并将这种“同一性”体现于艺术实践的方方面面。虽然苏轼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诗画理论著作,但他以高屋建瓴的艺术眼光和艺术成就为宋人对“诗画一律”的认识做出了精彩的注解。本文将从宋文人诗画创作的方法论、价值观、风格论三个方面切入,探讨“诗画一律”这一创作思想所隐含的文人独特的审美旨趣。论文一共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宋代社会背景与政治背景进行分析,以阐释“诗画一律”论在宋代得以盛行的客观条件。第二章为宋代文人的艺术方法论,该章从诗画互融的形式层面入手,展现了宋代文人诗画创作的演变过程,并揭示其背后暗含的整个宋代文人艺术大融合的时代趋势。第三章是宋代文人的审美价值观,本章主要论证了苏轼及宋代文人对诗画“写意性”的崇尚,并从“理与情”“道与艺”的辩证关系发掘文人“尚意”的时代共性。第四章为宋代文人的精神境界,这一章主要探求宋代文人对诗画“平淡”之风的深刻诠释,并以此揭示“外枯中膏”这一诗画趣味中的生命观与宇宙观,体会来自宋代文人“人生艺术化”的深刻启示。本文认为,对苏轼“诗画一律”论的探析,一方面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苏轼艺术创作及美学思想的研究,以更大限度地挖掘苏轼诗画理论的文化价值。另一方面,透过宋代文人对诗画趋同关系的认识探究群体审美的时代共性,由小见大,从不一样的角度论证宋代文人的审美理想,这将使我们对文人审美思想的研究更加微观、科学和详备。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212;I207.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腾华;;苏轼“诗画一律”论探析[J];中国苏轼研究;2016年02期

2 张腾华;;苏轼“诗画一律”论的实践内涵[J];中国苏轼研究;2017年01期

3 王晓骊;;“诗画一律”与中国古代图文关系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2014年03期

4 刘晔;“诗画分离”与“诗画一律”──中西诗画关系的差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1年04期

5 张腾华;;苏轼“诗画一律”论的文化史意义[J];中国苏轼研究;2018年02期

6 张佳佳;邵丹丹;;浅析苏轼的“诗画一律”论[J];大众文艺;2013年10期

7 滕福盛;;唐人的“诗画一律”愿景[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8 马力;;在诗画之间遨游的视觉审美艺术——对中国画“诗画一律”的审美认知[J];飞天;2009年22期

9 沈苗苗;;从苏轼“诗画一律”探寻名画与诗歌的关系[J];作家;2008年18期

10 刘石;;“诗画一律”的内涵[J];文学遗产;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立;;莱辛的诗画界说与中国古典抒情诗的空间结构[A];东方丛刊(1992年第3辑 总第3辑)[C];199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太原 介子平;所谓无意义的事[N];美术报;2018年

2 著名美术专题片导演 美术评论家 郑岗;阅读城市的张望[N];美术报;2011年

3 介子平 太原;有字画未必雅[N];美术报;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红伶;从苏轼“诗画一律”论看宋代文人的审美旨趣[D];四川音乐学院;2019年

2 李晓宇;诗画融合的历史探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王静;迹异而趣同[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静;迹异而趣同[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5 徐博超;论徐渭题画诗的“以画法入诗”[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6 杨霄华;浅谈题画诗与山水画的意象表现[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彭沁沁;魏晋南北朝山水诗画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过晓红;中西美学史上的“诗画关系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9 方飞;王士祯诗文学对申纬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朱雯佳;论王维山水田园诗英译版本中的画语言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2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2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f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