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学视野下的穆旦诗歌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桦;李志元;;“隐忍”的诗——西南联大时期穆旦诗歌风格的形成及其原因浅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
2 王艳春;;绝望后的快乐——穆旦诗歌的死亡叙述[J];百家评论;2017年05期
3 程振兰;;从自然风景体验看穆旦诗歌的现代性[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魏巍;;放逐与怀乡、归回与失丧——试论穆旦诗歌中的基督教因素[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7期
5 王艳春;;凝滞与流动——穆旦诗歌中“我”于传统与现代中的存在困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年01期
6 吕畅;;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特征[J];北方文学;2017年03期
7 欧阳澜;汪树东;;论穆旦诗歌的反现代性[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7年01期
8 许丙泉;;论穆旦诗歌的现代主义思想[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9 郑艳君;;穆旦诗歌的艺术特色[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10 叶琼琼;;论穆旦诗歌语言的隐喻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罗振亚;;拓展·创新·交锋——“穆旦诗歌创作学术研讨会”综述[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2 刘超;;痛苦的追问与追问的痛苦——论穆旦诗歌的精神历程[A];东方丛刊(2004年第4辑 总第五十辑)[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罗振亚;专家学者研讨穆旦诗歌创作[N];文艺报;2006年
2 王学海邋姚长辉;在中西文化交融中思考与创作[N];文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向廷;论穆旦诗歌的历史修辞[D];北京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果;分类学视野下的穆旦诗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8年
2 程盼;论穆旦诗歌的生命意识[D];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
3 曹韵怡;穆旦诗歌研究[D];云南民族大学;2014年
4 王倩;突围者的足音—穆旦诗歌简论[D];山东大学;2013年
5 李光辉;穆旦诗歌接受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2年
6 彭广见;穆旦诗歌的符号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谭梅;穆旦诗歌的内在结构的分析[D];四川大学;2007年
8 黄倩倩;论穆旦诗歌的语言形式创新[D];东华理工大学;2016年
9 周婕;论穆旦诗歌的生命意识[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10 马春光;论穆旦诗歌的存在主义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2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