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取经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8 14:54
【摘要】:《西行取经记》在彝汉文化高度交流碰撞的基础上,较多地融入彝族的习俗信仰、风土人情,反映彝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思想价值观,得到了流传地区民众的喜爱。目前学界大多从翻译整理、文学价值、故事版本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并不多。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第一章简介《西行取经记》的内容。分别概述《唐王游地府》、《刘全送瓜记》、《唐僧取经书》三个部分的内容;第二章探究《西行取经记》的来源。发现《西行取经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都没有脱离一般民间文学的阶段,并且从唐代到元明时期,随着彝汉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等因素,西游故事在云南地区已经被广泛传播。推测《西行取经记》的来源不是已经很详细完整的汉文西游记,而是由民间传说的故事、话本、戏曲演化而来的;第三章剖析《西行取经记》的文学特色。主要从民间故事中的“英雄特异出生与神速成长”、“找幸福型”故事、“三叠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第四章分析《西行取经记》和各种西游故事存在的差异和原因。将《西行取经记》和各种西游故事在文体形式、取经动机、途经路线、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对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原因进行细致梳理。由于元明时期大规模的移民使得口头传播的西游故事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而在长期的口口相传中,西游故事必然会发生更大的历史变异性。又加之《西行取经记》的作者为了便于作品真正被当地人所理解、喜爱,于是对西行故事进行了“彝族本土化”的再改造,因而与吴氏《西游记》情节差之甚远;第五章阐述《西行取经记》的文化价值。作品具有祖先崇拜、儒家文化、佛教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7
本文编号:2796361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令君;;孙悟空悲剧人格分析[J];文学教育(下);2011年04期
2 杨光熙;;《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到《西游记》中救赎主题的发展与演变[J];浙江社会科学;2009年09期
3 李安纲;美猴王与中国文化传统——在运城学院的演讲报告(节选)[J];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余筝;论猪八戒——《西游记》人物评析[J];黄山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张世宏;谈小说《西游记》结构的两点失误[J];江淮论坛;2001年05期
6 熊发恕;《西游记》中的二郎神[J];康定民族师专学报;1995年Z1期
7 霍有明;《西游记》正面喜剧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J];中国文学研究;1988年01期
8 张良鸿;《西游记》饱含着人生的哲理[J];丽水师专学报;1987年04期
9 吴圣昔;拙中藏巧 别具一格——论《西游记》的结构艺术[J];殷都学刊;1986年03期
10 杨俊;猪八戒形象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本文编号:27963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6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