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20:31
【摘要】:在“重写文学史”的召唤下,国内国外都掀起了文学史再书写热潮。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与《剑桥中国文学史》均以“中国文学史”为叙述主体,它们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研究。前人的研究要么以袁行霈本《中国文学史》为对象,要么以《剑桥中国文学史》为对象,研究成果颇丰。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两者做比较研究。以差异为切入点,呈现出文学史的不同侧面,得到一个比较立体的文学史。通过解读西方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从而了解国外读者阅读中国文学史的习惯,为以后中国文学史在国外的传播提供某些启示。全文正文共四部分,加上绪论、结语一共六个部分,具体内容与研究思路如下:第一部分,选取两者中均有的但是解读范式却大不相同的文学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概括两者的特点。具体来说,选取作家、作品、文体、文化事件中的14个个体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从细节入手考察两者的差异所在。第二部分,探析两者在内容叙述的详略之异。从袁本特具的叙述重心、《剑桥中国文学史》特别的着力点独具的叙述重点的不同入手两个方面选取11个个体分析差异所在,揭示两者在叙述中显露的章节布局等方面的特点。第三部分,探析两者的叙述结构模式。在前两部分的细节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两者在文学史分期、章节布局等特点及差异。第四部分,在对两者从内容到结构的分析基础上,对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反思,从文学史观、编者群体、预期读者、叙述立场等因素阐释两者的差异原因。结语部分在四部分分析探究的基础上,对文学史的书写进行反思,概括西方读者阅读习惯,为中国文学史的海外传播带去某些启示,以期提高中国文学史在海外的影响力。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9-03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I209-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华;;袁编《中国文学史》教材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年12期
2 苏思涵;陶佳妮;黄铭娴;王菊艳;;三部《中国文学史》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J];文教资料;2015年10期
3 朱泽宝;;得失参半的创新之作——《剑桥中国文学史》评议[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4 蒋金s
本文编号:27998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2799828.html